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山绿沙退人增收

  • 发布时间:2015-08-12 05:38:34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盛夏时节,曾经严重沙化的河北丰宁县小坝子乡山川含翠,河谷清幽。

  “过去15年,丰宁县委、县政府和项目区群众采取了集中治沙、整体搬迁、集约经营协同推进方式,使坝上风沙源治理实现了生态、生产、生活良性互动。截至目前,小坝子乡森林覆盖率由16.6%提高到29.6%,林草覆盖率由30%提高到70%,沙化土地面积减少59%以上。”丰宁县委书记傅海旺介绍说。

  集中治沙 打造首都生态屏障

  丰宁是内蒙古高原风沙南侵最大的自然风道,是京津风沙源治理的重要区域。小坝子的山场曾遭到严重破坏,上世纪末,水土流失面积一度达到近70%,一年中发生沙尘暴20多次,沙区以每年3.5公里的速度向南推进,最南端距北京仅110公里。

  风沙给小坝子乡带来的是贫穷。小坝子乡榔头沟自然村有98户人家,220口人,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村民人均收入刚过千元。

  58岁的村民周庆荣回忆说,由于自家后面是片开阔地,以前风大沙多,慢慢地,房后形成了一个越积越大的沙丘,“一刮风,锅里、床上全是沙子,新换的窗户没几年就被风沙挤的歪歪扭扭。一年至少有半年沙尘暴多发,家里白天点灯是常事。”

  转变源自退耕还林、千松坝造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10余个重大生态项目先后在小坝子乡“落地生根”。

  周庆荣告诉记者,“在细沙中种活一棵树非常难,首先得从几公里外运来黄土,放在挖好的沙坑中,然后才能栽上树苗,每隔一两天就要浇一次水。沙地上很容易渗水,必须经常浇,等树的根系长大,这个过程要四五年。为了种活树,大家每天都要往返几里路去挑水。”即便如此,树的成活率也只有70%左右。以风沙侵袭最严重的榔头沟为例,全村200余口人经过5年艰苦付出,才终于将千亩沙地变成了绿洲。

  来自民建中央、北京市委宣传部等40余个单位、团体和日本、德国的国际友人共计1万余人先后奔赴小坝子帮助植树造林。10多年里,各方累计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造林11.5万多亩,恢复草场6万亩,土地沙化面积减少了6成多。

  如今的小坝子,“漫漫白沙不见影,遍山树木已成林,河床长有碧水流,两岸棘槐喜成荫。”

  整体搬迁 营造优美人居环境

  在小坝子乡集中兴建的民居内,小坝子村党支部书记郭文打开了自家的气化炉,蓝幽幽的火苗一下布满了炉圈。“这些燃烧炉都安装了二次气化装置,使用林业采伐、造材及加工剩余物和玉米秸秆压制成块的‘木煤’作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烟尘也可以转化成气体进行二次燃烧,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几乎没有什么烟尘,比以前烧柴火干净多了。”郭文说。

  小坝子乡总面积320平方公里,下辖6个行政村、42个自然村,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仅15人。以前由于散居缺乏监管,村民砍柴做饭、散养放牧等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资料显示,一户三口之家一年仅烧柴就得消耗3亩森林,一只山羊散养一年就能使2亩草场出现沙化。为了更好地封山育林养草,丰宁县决定“人口向中心村集中、产业向自然村转移”。2012年,县、乡借助本县被划为燕山—太行山片区扶贫重点县、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建设重点县的有利时机,筹划了新民居工程。

  在新民居建设过程中,县乡采取了“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量力而行、民主公开”的原则,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新村规划和户型设计,然后实行统一图纸、统一外观、统一施工的要求,通过采取农户自筹、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土地置换指标补贴“三合一”筹措方法解决新民居资金不足问题。集中后,既提升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为坝上生态环境改善创造了有利条件。

  “自来水通到了厨房,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宽带开阔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刚刚搬入新居的小坝子村村民张久忠高兴地介绍起新民居的好处,“村民中心给大家提供了娱乐场所,门口的超市、诊所、学校,方便了大家的生产生活。”

  集约经营 促进区域绿富兼得

  丰宁坚持实施生态修复、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工程,使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但当地群众却在退耕还林等政策的落实中付出了较大代价,生活水平有所下降。如果“山绿了,人穷了”的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当地群众就有可能再走毁林开荒、满山放牧的老路。

  有关部门先后下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京津沙源地河北丰宁县特殊困难乡镇农民脱贫致富工作的通知》、《河北省发改委关于印发〈河北省丰宁县小坝子乡农民脱贫致富实施方案(2012—2020年)〉的通知》。而小坝子乡谋划的解决思路是,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相结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生态经济。据乡党委书记康振华介绍,目前小坝子乡正通过招商引资、农地流转等方式引导农民参与包括食用菌种植、舍饲畜牧等在内的生态农业项目,促进农民收入提高。

  2014年,丰宁县把小坝子乡作为“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试点乡,整合项目、资金和人力物力先行打造、共同治理。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小坝子乡与北京华坤生态治理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合作,尝试种植红柳和梭梭,并从寄生于两种植物上、具有“沙漠人参”美誉的苁蓉上提取出药用价值极高的物质。去年双方约定在小坝子乡沙化严重地带种植两种植物1万亩,实现生态和经济、企业与地方双赢发展。

  小坝子乡还依托缘天然公司、丰鑫实业公司等县内外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小坝子乡的土地向企业、大户流转,采取农民入股、公司经营、保底分红等模式,大力建设现代化牧场和特色饲养小区、特色种植园区,推进奶牛养殖、食用菌、设施蔬菜等富民产业发展,把贫困户变为企业股东、把贫困劳动力变为农业产业工人,确保贫困群众收入较快增加。

  通过综合施治,小坝子乡农民返贫情况得到了扭转,生态环境实现了极大改善,林草覆盖率超过了70%,大风扬沙天气由原来的每年80多天减少到现在的40天。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