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企业主朋友圈的“股灾”

  • 发布时间:2015-08-07 09:30:45  来源:中国民航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李少威

  7月21日,广东虎门,在一家塑胶模具厂里,老板朱广宇神情黯然。35岁,他的头发已经白了1/3,必须经常染发。“我们干制造业的,做事一般都是比较踏实的,哪怕世道好,赚的也是辛苦钱,所以对天上掉馅饼的事我一般不相信。不过,看着他们赚钱,最后还是动心了。我想,真那么好赚钱的话,谁还做企业呀?”

  “接盘侠”

  “这一波,但凡用了2倍以上杠杆的,基本都死光了。以前不能用杠杆,暴跌之后还有渣在那里,今年很多人连渣都没剩下。看国内新闻,有一些炒股炒死的,真的是死啊,不带引号”。

  7月16日,东莞某资产管理公司老板刘国栋边说话边泡茶。“东莞目前,死掉的没有,想死的不少”。

  手机微信响了,提示音出自一个10人群,群名是“小股力量”:“栋哥,今天可以买点吗?”他放下茶壶回复道:“建议再等几天,如果大盘稳定,那么后天开始可以谨慎买入。”

  这“小股力量”群,除了刘国栋是一名金融业人士外,其余9人都是贸易业、制造业的中小企业老板。

  刘国栋准确预感到从6月中旬开始的一波大调整,在6月16日当天,建议群里的朋友全部卖空,听了话的躲过一劫,这让他在朋友圈中的形象高大起来。

  群里成员卢淦峰是东莞寮步镇一家电子企业老板,他那时半信半疑,卖掉大部分,留下三只股票。“两只停牌,一只下跌了70%。今年本来赚了30多万元,6月份吐出去一半。”中山人黄苏华也在这个群里,但他完全“不听话”,6月15日账户上还有2800多万元,目前只剩下1200多万元。

  卢淦峰的另一个企业主朋友群,有三四十人,大多浮亏严重,成了“接盘侠”。

  “新业务”

  卢淦峰在东莞电子行业混了十几年,以前从来没有碰过股票;而现在,炒股显然成为了他的“新业务”。

  今年4月,刘国栋去上海出差,让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卢淦峰同行为向导,在此行程中,刘国栋建议他今年可以适当尝试股票买卖。

  “4月初,他先放了8万元钱进去,3天时间就有三成的利润。”刘国栋说,“后来就跑到我办公室来,拉着我去书店,一口气儿买了20多本书。”

  卢淦峰不断加仓,投入本金达到40多万元,两个月时间赚了七成,利润30多万元。他说:“我还是比较保守的,投进去的钱比例很低,毕竟要考虑家里人生活的稳定性。我的投资原则是,就算全部亏光也不影响正常生活。”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保持清醒的。他的一位企业主朋友,几乎将所有流动资金投入到了股市。“300多万元,还用了1倍杠杆,6月底被强制平仓了。”卢淦峰说,“前几天我问他,为什么要冒这么大的险,他说是做得太累,想早点退休。”

  “早点退休”,是疲惫的现实与上升的股市相遇之后“勾兑”出的美好幻象,而这几乎是制造业从业者的一种普遍心态。

  朱云的企业主朋友们,在自己炒股炒得兴奋的同时,公司员工们也开始精神游移,不在状态。4月份,股市节节攀升的时候,一些脑瓜子灵光的员工陆续辞职,专职炒股。“我的公司里应该也有这样打算的员工,只是还没来得及辞职,股市就暴跌了”。

  焦虑

  上半年有一段时间,朱云甚至不太愿意跟企业主朋友们吃饭。“一上桌,都是谈股市,个个眉飞色舞”。

  “投机给了大家太大的想象空间。你要是问我,看到别人轻松赚钱,我眼红不眼红?当然也眼红。但我还是冷静的。我在想,我如果赚钱了,肯定没心思干企业了。投机这么容易,谁还甘心在制造行业当牛做马?如果亏钱了,那可能就危及公司生存,以及一家大小的生活。”朱云说。

  刘国栋十分清楚东莞制造业企业所处的困境。“这两年多时间里,破产清算的企业很多,而且数量上还在增加,我那‘小股力量’群里的企业主朋友,过得都不容易。所以,我有时会鼓励他们适当参与股市,但原则是一定不能贪心,贪心的人会死得很惨,用杠杆的,大多是因为贪心”。

  “我们这种小企业,缺乏安全感。简单举一个例子,如果严格按照规定交税,很难撑。现在政府知道我们的困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哪天我们犯个什么错,或者得罪什么人,光税收问题就能把人关到监狱里去。所以,我焦虑啊!我本来是很谨慎的、对自己不懂的东西从来不敢尝试的一个人,都能‘掉’进股市里去,你可见我们过的是什么日子”。

  朱云发誓不再涉足股市。“货款收不回来,我还可以打电话催,多催几次就是了,在股市里亏了钱之后,我能打电话给谁?”

  艰难的日子似乎看不到头。朱云说,只能努力去转型,熬两三年以后,成功了或者无以为继了,都有可能。“怎样迈过这道坎儿,真的没底。”

  他最终没有涉足股市。他说,现在的饭局也安静了许多。

  (据《南风窗》)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