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埃及梦”遇见“一带一路”
- 发布时间:2015-08-06 21:29:50 来源:国际商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苏伊士运河将把中国和埃及拉得更近。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廖百智认为,新苏伊士运河园区的建设凸显了埃及的需求,而这正与中国需求对接十分契合。
从埃及方面来看,新苏伊士运河园区迫切需要发展交通、电子、能源、玻璃制造等产业,而这些正是中国的优势产业;此外,埃及的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迫切需要投资。从中国方面来看,中国目前正值产能过剩之时,而埃及所需发展的产业正是中国的优势产业,产业转移的需求得到满足,另一方面,苏伊士运河区位优势明显,是贯通欧亚非三大洲的国际海运要道,同时,埃及不仅与欧洲签署了免税协定,还与美国签署了合格工业区协定,非常利于中国企业面向欧美市场。
事实上,改造、加强苏伊士运河一直是埃及的梦想,从上世纪70年代提出,到直至塞西政府的落实,历经多年。
新苏伊士运河的通航也将为中国“一带一路”带来更多利好。其地理位置独特,沟通两海三洋,是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今后航运中与“一带一路”计划进行有效对接。
廖百智坦言,现在已有不少中国企业进驻新苏伊士运河园区,主要是建筑、运输和能源等产业。作为埃及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未来的机会还将更多。
早在新运河项目启动之前,中国就已经是苏伊士运河的最大使用国。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曙光指出,中国是苏伊士运河的最大客户,其次为美国和日本。2012年,共有两万多艘世界各地的船只通过苏伊士运河,其中过往的中国船只约占1/10,中国有60%出口到欧洲的商品需要通过苏伊士运河。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国际关系室主任王林聪认为,中国是苏伊士运河的“超级大客户”,新运河的双向快速通航能力必将使中国企业从中受益,降低航运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廖百智坦言,虽然埃及开放多年,与国际接轨并有一定的引资经验,但中国企业投资埃及时还需要谨慎待之。一方面,海湾国家、美国、欧洲多年来不断资助埃及,使得埃及民众在对待外资时“思想还没转过来”,相关法律和雇佣制度始终跟不上。如建设铁路,拆迁、建设和后期维护全由投资方进行,却没有相应的政策保护;另一方面,埃及的建筑、交通等配套基础设施也不完善。
但廖百智也认为,机遇和风险并存,从目前来看,新苏伊士运河园区是中企投资埃及可以选择的落脚点。现在新运河只是通航,并没有完全建成,真正建成还需要8年时间,也就是到2023年,后续的拓宽航道和加固才会完成,届时,机会也会更多。
王林聪认为,随着新运河的完善,埃及政府将推动“苏伊士运河走廊开发计划”其他项目将相继实施,包括新航道的配套项目——港口扩建以及运河走廊、隧道、轻轨等重大项目,这将给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带来一定机遇。因此,这为中埃双方将围绕基础设施、投资等内容开展“一带一路”共建提供了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