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态资源“活”起来
- 发布时间:2015-08-01 02:35:26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白雪妍
1964年3月3日,周恩来总理在云南省昆明市海口林场亲手种下了一株油橄榄树,并由此催生了中国油橄榄产业的发展。而今,作为“全国十佳林场”的海口林场正在作为改革试点,开展先行先试,为下一步全面开展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积累经验。“力争用5年时间,通过盘活资源,探索实体化经营,实现林场生态效益明显提升,实现‘以林养林’。”昆明市林业局局长曾令衡说。
经营受限:捧着“金碗”找饭吃
海口国有林场可谓历经沧桑。据老场长马元学介绍,上世纪50、60年代,国有林场是按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管理的,由中央财政下拨事业费;80年代初,国有林场事业费不断核减,逐步成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90年代初,国有林场进一步转为自收自支单位,扶持政策及企业的自主权和经济政策都无法享受;90年代后期,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和国家对生态重要和脆弱地区森林资源实行的禁伐限伐政策转变了国有林场的角色,主要任务转为保护森林资源。2000年,市政府将海口林场确定为生态公益林场,2001年,林场再次转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营造林和木材采伐等生产任务的减少直接导致富余职工大量增加,林场发展陷入困境,职工‘吃不饱’成了大问题。国有林场虽为事业单位,却陷入了‘不城不乡、不工不农、不事不企’的尴尬处境,看似‘金饭碗’,却只能‘找饭吃’。”马元学说。
昆明市林业局副局长张建坤解释说:“按照收支两条线的要求,海口林场经营性活动得到的钱上缴财政,然后按照80%的份额重新拨回林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但财政经费仅能满足林场的人工经费,森林防火、植树造林、人员培训、林区道路建设、饮用水安全、电力设施改造、危旧房改造等缺乏资金,严重制约了国有林场的整体发展,也影响着林场职工工作的积极性。”
先闯先试:分类经营找出路
既要解决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问题,又要兼顾林场职工的民生问题,海口林场开始探索改革的路子,在规划中加入包括林下种植、养殖等产业发展的内容。
国有林场既有公益林也有商品林。在海口林场四个林区总共6829.8公顷面积中,生态公益林地面积就占到74.6%。海口林场的想法是,通过财政支持加大对生态公益林的投入,改善生态环境;在商品林方面,则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开展林下种养业和景观业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我们以科研项目的形式来推进试验性林下种植。今年2月开始,在林场划出40个管理区,全场职工自愿报名参加并签订责任状,平均每人管理200-400平方米不等,个人出力,单位出地,现在林场79名在职在岗员工中已经有39人加入,利用早晚下班时间,在用材林下种植黄芪、杜仲、续断、当归等中药。”海口林场后勤管理中心主任尹建华向记者介绍,对于林场中的工程师、技术人员来讲,林场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们有机会有时间开展试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都有,职工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发展林下经济的政策早就有,集体林地很早就已发展起来,但对于国有林场来讲,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和困难在于没有技术标准。”海口林场场长陈金龙说,“坚持生态导向、保护优先,始终是国有林场林区改革的第一原则。我们在商品林中进行林下种植试验,必须要关注对生态的影响,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无影响。”
陈金龙说,对于生态影响的观察往往需要3-5个物种生命周期,耗时长,科研成本高,一般的市场经营主体,往往不愿意参加。国有林场愿意从事这类基础性科研,他们希望通过和高校、科研单位等进行合作,形成科研成果,得出技术标准,也以此推动国家鼓励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种植的政策。
盘活资源:生态、科研、产业齐发展
“现在国有林场改革的步伐在加快,有人提出,也许我们应该重走差额拨款的路子。但对于海口林场来讲,随着林场社会职能的增加,管护成本越来越高,差额拨款的路不一定走得远,还是要盘活资源。”陈金龙说。
海口林场地处昆明滇池西南岸螳螂川流域,距昆明市区40公里。整个林场植物种类有200余种,活立木总蓄积量达235500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80.54%。3座水库坐落于两山之间,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充足,是天然的“大氧吧”。
从2008年开始,海口林场就开始着力打造昆明最具特色的公益性森林生态文化公园。
“游客来到林场,我们通过‘森林禁火’等温馨提示来间接传播生态文明,通过义务植树等活动让人们直接参与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中,这种社会职能的发挥,更能体现出国有林场的价值。”陈金龙说。
同时,林场也加大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引进智力和引进项目并举,将林场作为更多学术机构的实习和科研基地,争取生态建设、科研与产业等全方位发展。
“国有林场改革必须统筹兼顾、因地制宜。要分析研究每个林场的问题,在政策制定、机制创新、发展模式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实行‘一场一策’,不断创新,方能推动国有林场改革的不断深入。”曾令衡说。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