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后危机时代,转型与冲击的迷思

  • 发布时间:2015-08-01 02:35:21  来源:新京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这是一种令人绝望的情况。即使已经过去了7年,但是世界经济依然没能出现任何强劲复苏的迹象。马丁·沃尔夫在这本名为《转型与冲击》的书中,用冷峻的笔调给那些憧憬着美好明天的乐观主义者,浇上了一盆冰水。

  2007-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7年过去了,世界经济为何仍没能出现强劲复苏?这种状态很有可能将继续持续下去,而我们该怎么办?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及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在本书首次从历史和全球的视角,阐释了这场危机教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当前世界经济与政治版图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并对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解读和预测,提出实质性的金融和货币系统改革方案。

  1 日本式幽灵隐约出现了

  这位《金融时报》的首席评论员在行业里有着令人羡慕的地位,余永定描述说,“世界各国的经济决策者和经济领域从业人员每天早上要做的第一件事大概就是翻阅《金融时报》,而在浏览过《金融时报》的头版头条后,他们要做的第二件事大概就是要看看马丁在他的专栏里说了些什么。”

  《金融时报》总编辑莱昂内尔·巴贝尔则毫不吝啬地把这位胖胖的同事称为是国际经济领域专栏写作者中的“领军人物”。

  沃尔夫以善辩出名,并且从来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回击对手的机会。事实上,沃尔夫还是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常客,以前是每年开场论坛《全球经济展望》的主持人,现在则是最后一天的总结论坛《全球经济金融政策展望》的主持人。

  在这部光注释就有68页的大部头中,沃尔夫毫不客气地把美联储前主席本·伯南克嘲弄了一番,他把伯南克在经济危机之前,在一次演讲中满怀信心谈论的稳定而繁荣的未来,称之为“他当时或许是在描述另一个星球”。

  如同很多社会学家庆幸于生活在大转型时期的中国——他们试图用自己的学识来研究时下这个充满变化的社会,一些野心勃勃的经济学家也为自己能亲身经历这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而激动,不过,他们也沮丧地发现,自己掌握的理论不灵了——他们非但没能嗅出风暴来临前的气息,也在危机面前表现得束手无策。

  当然,沃尔夫自己也诚实地承认,“没有预见到如此巨大的危机会发生在高收入国家”,并感到内疚。

  对美国和英国来说,这次危机的财政成本大约相当于一次世界大战。一个残酷的现实是:美国需要连续10年实现4%的经济增长,才能回到其在危机前的经济增长趋势上,而英国则需要10年以上接近5%的经济增长。

  沃尔夫肯定了危机爆发后欧美各国在稳定金融市场上做的那些“直升机撒钱”措施,“这些英勇的措施虽然阻止了另一次‘大萧条’的发生,但它们没能让高收入国家恢复到健康状态。各国政府仍在一系列后续问题面前艰难挣扎,这些问题包括失业率的居高不下、生产率的低增长、去杠杆化,以及对财政偿付能力不断上升的担忧。”

  为了应对本次危机所采取的规模如此庞大的救助行动,可能会在未来导致一场更严重的危机,就像批评者所认为的那样。

  “日本式萎靡不振的幽灵隐约出现了。”沃尔夫忧心忡忡。

  2 金融危机的不可避免性

  “如果在暴风雨的季节里只能告诉我们风暴过去后大海将再次变得平静,那么经济学家交给自己的工作就太容易,也太没有价值了。”凯恩斯在写于1923年的《货币改革论》中,就提出了经济学家的价值问题。

  虽然有关金融危机的发生属于“黑天鹅事件”的论述,有着广泛的市场,很多正统经济学家认为,危机是不可能被预测到的:如果危机可以被预测到,它们或者已经发生了,或者已经被理性的经济主体预先阻止了。

  但是,依然有一部分人认定,金融危机的发生一定是有迹可循的。沃尔夫就认为正统经济学家的解释属于“教条主义”,“危机的发生部分是因为正统经济模型在表面上将危机设定为理论上极不可能发生,以至于危机在实际中更可能发生了”。

  沃尔夫从1967年开始在牛津大学学习经济学,在此后的45年里,沃尔夫也不时地改变自己的观点。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他就认为不论在高收入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市场都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宏观经济政策应当致力于货币稳定,他投身到崇尚市场导向的经济理论的运动中,熊彼特和哈耶克的著作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而现在,这场来势汹涌的危机则“重燃了我对于凯恩斯著作的强烈兴趣和欣赏”。

  对于此次危机出现的原因,沃尔夫有着清晰的认识,他认为不能简单归结为全球性的过度储蓄和过度信贷。危机前的一系列发展趋势是不可持续的,尤其是高收入国家不断增长的家庭债务。这跟全球的持续性失衡有关。而这又是由全球化市场经济时代失败的货币和金融系统造成的。“这场危机揭示出人们对于现代经济的运行方式存在重大误解”。

  金融行业收入丰厚的从业人员在愚蠢和不明就里的家庭中间找到了他们需要的借款者,又从愚蠢和不明就里的投资者中间找到了证券化资产的购买者。

  当然,经济中危险的狂妄自大不仅仅在于对不守约束的金融市场和不断攀升的私人债务的信仰,而且包括欧元的创立。

  “欧元区成了一个糟糕的婚姻,然而离婚的成本又太高。”沃尔夫悲观地预测,其未来是否能变为美好的婚姻,让参与各方都满意?从目前来看,可能性不大。

  3 这一次情况会更好吗?

  面对挑战,我们有必要为摇摆不定的危机经济学指明方向。

  危机是一场全球冲击,危机对全球经济和金融机构产生了冲击,并对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全球冲击必然带来全球大转型,而大转型必然带来更大的全球冲击。

  正如,沃尔夫这本系统论述金融危机的成因和出路的书的书名——《转型与冲击》的含义:转型带来冲击,冲击后又面临着转型,这既是一对关联体,又是一对矛盾体。

  显然,如果这样,那么现有的经济学理论、金融自由化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都将不可持续。

  在本书中,沃尔夫还论述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危机爆发后面临着的新挑战,他认为,高收入国家货币政策正常化;结构性的经济减速;世界经济增长最有力的引擎——中国的经济减速;高收入经济体尤其是欧元区和日本在寻求出口导向的增长,都将引发新兴经济体新一轮的金额危机。

  沃尔夫的论述源于他对全球经济的理解和对新兴经济体持续的观察。

  此前沃尔夫多次来到中国,并热衷于布道,从不放弃任何机会。早在10年前,他到清华讲座,一开始抱很大希望以为会很受欢迎,结果只来了十几个学生,但他还是精神抖擞地讲了一大堆有关中国经济再平衡的内容。

  不过现在时过境迁,这位高产的专栏作家已经有了足够的影响力,相信他对于新兴国家面临挑战的分析一定能引起中国的经济学者的兴趣。

  危机的发生表明,人类之前对于世界上最复杂的经济和金融系统是如何运作的,以及运行得如何这两个问题的认识是荒谬的。这对经济学提出了令人不安的挑战,同时也对经济政策制定提出了挑战,包括中央银行家、金融监管者、财政部的官员们及内阁部长们。

  在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让世界陷入了困境。这一次,情况会更好吗?马丁·沃尔夫在这本书中,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这个星球上的精英们急需作出的回答。

  □陶魏斌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