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8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频繁救市或使股票市场功能性倒退

  • 发布时间:2015-07-29 10:31:09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市场起源于古时人类对于固定时段或地点进行交易的场所的称呼,狭义上的市场是买卖双方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出现过四次深化,即古典经济理论的“自由放任”秩序;新古典的“完美”价格机制;宏观经济学的“需政府干预”;新制度的“产权明确是前提”。研究认为,股票市场只是市场细分的一个领域,其具有嗜血与逐利的双面性,因此从世界成熟股票市场发展来看,外力干劲很少发生,更多时间是其由市场自身调节而运行,价格上行与崩溃等任何时期都体现出不同股票价格的变化。中国A股市场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兴特色虽然有时需要政府救市,但频率如此之高,恐怕对股票市场化发展形成不利影响,使得投资者预期与投资者理念产生较大偏差。

  笔者研究中国A股历史运行轨迹发现,A股市场呈现出明显的频繁救市轨迹如果加上今年6月中下旬“股灾”后的救市,已进入第九次典型的救市运行。如果我们以1990年为A股发展的起点,在25年的A股运行周期中,平均2.78年就会有典型的救市行为在市场呈现。从此数据来看,A股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发展中,政策干预性极为明显,虽然其为新兴市场,但频率如此之高的救市,的确是需要监管层、市场主体及投资者深刻反思的。

  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最为典型的交易场所,本应遵循优胜劣汰、竞争淘汰的机制,多空交易双方的市场规则为最高法则,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一体制在A股市场运行过程中却难体现,绩差股、重组股、亏损股、首日交易特待的新股往往成为市场表现的明星,投资回报理念、风险意识在市场频繁救市的轨迹中被淡化。运行轨迹显示,每次救市不久,市场再回低迷,低迷到市场化淘汰时,政策救市再次登台,刺激过后,再出沦回,市场步入了一个非正常的资本市场周期,“政策市”成为我国股票市场的代名词。

  从历史来看,笔者认为最初的1990年、1993年、2005年三次救市是必要的。1990年为股票市场的开创期,引导与振兴发展股票市场的信心需要在高层引起;1993年的四不政策及三大利好,解决了股票市场跌向325点深渊的投资矛盾;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所引发的国家级层面的推出,利于解决市场流通与非公平持股问题。而其他6次包括今年6月中旬以来的救市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市场多空博弈呈现偏向性,使得股票市场规则出现偏差,也不利于投资者对股票市场风险与机会的认识,更不利于市场定价与市场化、泡沫化崩溃的自然反映。

  近年来,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可谓突飞猛进,监管层近年也多次提及未来股票市场发展的方向是市场化与法制化。应该说这个在方向是符合股票市场发展的,相关部门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减少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干预,但通过市场实际运行来看,依然无法摆脱市场出现泡沫性崩跌或市场整体性重挫时的政策性干预。

  股票市场是一个多空争夺的市场,多与空是相对转换的,市场通过公平的多空转换与争夺,利于股票价格的合理形成机制,有利于投资者理性判断市场风险与机会。从世界主要资本市场来看,政策或政府性救市往往发生于特别重大的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之时,当市场竞争机制失效或多空双方呈现极大扭曲之时,才可能出手,但即使是救市也是通过市场化与法制化的手段进行。比如美国金融危机之时,美国通过QE政策、制订大公司金融救援方案(法律通过后)等树立投资者信心。比如对于当时世界保险业影响最大的公司AIG的金融救援,市场信息显示,2008年11月,美联储在法律认可背景下,决定向AIG提供600亿美元贷款,而9月份公布的最初贷款计划为850亿美元;同时,财政部将以400亿美元换购AIG优先股(危机消除后,公司需赎回),并投入525亿美元购买AIG持有或担保的抵押贷款证券。方案还包括冻结AIG70名高管的红利以及对离职补偿加以限制等内容。

  笔者研究发现,美国《证券交易法》、《信息公开法》及相关市场规则同时也制约着其干预市场的状况,其相关信息对于纳税人与投资者公布,比如购买两房债券的数量、交易是否符合交易规则与法律、周期内政府参与资金及退出等。这一切的政府救市实际上是一种在遵循法律与市场化的原则下进行,证券市场规则依然保持着不可逾越的底线。因此在美国百年市场发展过程中,尽管资本市场多次危机重重,但政府并没有体现出频繁救市的轨迹,而体现更多的是市场化与市场规则的严肃性,退市与上市公司数量不断数量性循环,这也是优胜劣汰与自由竞争市场经济的市场反映。

  从香港市场情况来看,“买者自负”是市场化的最大体现,市场规则不容违背,多空双方争夺,投资人自己完全承担风险与收益,政府救市也只是出现在一个金融危机明显的时期,其并无频繁性。

  笔者认为,中国股票市场的频繁救市实际上不利于市场机制的完善,也可能使市场经济为典型代表的股票市场功能性倒退。对A股市场出现的频繁救市实际上应反思,反思市场的规则,比如非公平交易制度的现实性、新股非公平的首日特别待遇、机构投资者集中持股的内线交易打击、市场主体参与操纵股价及违规则减持等。目前在股指期货波动、套利模式增加且波动性较强的A股市场,现行的T+1交易制度(机构与期指等可以实现T+0),明显暴露出交易制度的缺陷。此次暴跌后救市不如为切实推行交易制度公平快速改革,让市场体现市场化的风险与机会,让投资者公平地进行交易选择是当下较为关键之举,其现实性与必要性更似胜于频繁救市。因此,A股市场在此次大规模的救市后,监管层及市场主体应反思,坚定完善市场规则,坚守底线,切实维护股票市场法律与规则等,或才可能在未来减少频繁救市,进而推动我国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

  (作者系九鼎德盛金融证券分析师)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