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山东经济发展巧走“平衡木”

  • 发布时间:2015-07-26 00:00:00  来源:人民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济南7月25日电(记者徐锦庚、刘成友)翻腾跳跃难度高,力量速度须拿捏精准。山东在“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努力走好“平衡木”,上半年经济增长7.8%,就业、物价、财政、居民收入等指标持续稳中向好,单位GDP能耗降幅扩大,民生支出占比提高到78.7%。日前,投资额逾千亿元的50个政府与社会合作(PPP)项目,甫一推出,就受到各界热切关注。

  一边是地方政府叫苦“没米下锅”,一边是大量财政资金“睡大觉”。如何解决这种失衡现象?今年上半年,山东使出一招增减平衡术:出台20条财政政策措施,全面摸清各类存量资金底数,盘活闲置沉淀资金,各级政府不得新设各种形式的偿债准备金,不得新设专项支出财政专户。日前,山东已多渠道筹集财政资金102亿元。

  好钢用在刀刃上。这笔盘活的财政资金,重点支持经济转型升级、创业创新、增加公共产品和公益性服务等五个方面。省财政确定,对石化、轮胎、船舶、服装、医药和新材料等重点行业升级改造实行财政贴息政策,按银行一年贷款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财政补贴,贴息资金由省财政负担70%,市县财政负担30%。省财政还拿出3亿元,奖补城镇和工矿老旧小区的综合整治。“这笔资金犹如杠杆,撬动社会资本3000亿元,为山东稳增长注入了活力。”山东省政府研究室有关负责人说。

  消费、投资、出口,是驱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是政府可掌控的“有形之手”。山东不急功近利,不好大喜功,而是重长远、打基础、惠民生,力求出效益、有质量、补短板。济青高速扩容、济青高速铁路等重点项目已蓄势待发,多条穿城国道省道和事故多发路段改造步伐加快,农村改厨改厕、饮水安全、城乡环卫一体化也紧锣密鼓。烟台市一位民营企业老板深有感触:“政府投资更理性、更有效益、更讲质量,把短板补齐了。”

  财政资金毕竟“僧多粥少”,如何调动社会力量?山东大胆创新,把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这种政府与社会的合作模式,既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又减小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

  以断尾求生的勇气,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山东结构调整先声夺人,2010年以后淘汰的落后产能,是国家任务的三倍多,计划到2017年底前全面淘汰完成。今年4月,山东“敲开核桃,一业一策”,研究制定了22个工业行业转型升级方案,转移过剩产能、改造低效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为先进产能腾出土地、资源、环境和市场空间,力求在节能环保、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实现突破。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则从去年的10个行业增加到17个。

  既要稳增长,又要调结构,都是高难度项目,这样的“平衡木”,如何确保动作协调?山东以问题为导向,向改革发力,挑战更高“难度系数”,拓展闪展腾挪空间。去年,省级行政权力事项由7371项精简到4227项,行政审批事项再削减170项,市场主体增长22.5%。今年上半年,又推出24个改革方案,超过去年全年。

  《 人民日报 》( 2015年07月26日01 版)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