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泥河沟村:“千年古枣园”申遗给村庄带来变化
- 发布时间:2015-07-25 03:31:41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蒋培玲/文王树和/图
万里黄河水,千年古枣园。2014年4月,一个从大洋彼岸传来的消息让陕西省佳县泥河沟村人为之一振。联合国粮农组织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指导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会议上,该村有千年历史的古枣园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同年,又一利好消息传来,泥河沟村因保存了完整的旱作农业景观和山地传统聚落形态,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转眼申遗成功一年了,为表达喜悦之情,泥河沟村人决定自己编排一台晚会庆祝。日前,长期帮扶该村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孙庆忠,乡村文化保护与发展志愿者协会联合发起人、文化部青联委员蒋好书,带领着来自北京、陕西等地的文化志愿者前往,协助村民组织这台周年纪念晚会。记者跟随入村采访发现,这个往日“冷清”的村庄正逐渐“热闹”起来。在专家顾问、文化志愿者的帮助下,这个黄河边几乎被人遗忘的乡村,正在逐渐迸发出内在的活力。
冷清的桃花源热闹了
从佳县出发,顺着晋陕大峡谷新打通的沿黄公路逆黄河而行,河水奔流不息,岸上群峰俊秀,悬崖峭壁。大约20多公里处,顺着峡谷山势自然形成的小豁口向左拐进去就是泥河沟了。刚进村口就看见几十位村民按照当地习俗,正自发组织起来,用曾经被遗忘多年的本地秧歌,对志愿者一行表示欢迎。
这是乡村文化志愿者团队第三次踏上泥河沟的土地。“和过去相比,泥河沟最大的变化就是‘精神起来’了。舞扭起来了,歌也唱起来了,开始考虑回村创业的青年也多了。”蒋好书说,“去年来的时候,村民对申报遗产一事还非常懵懂,但是现在他们开始理解,这将是他们重新找回自己身份和价值的宝贵机会。”
走进村庄,与村外伟岸雄奇不同,村内一派幽静。古枣园内,一棵棵枣树,尽管历尽千年沧桑,仍根深叶茂、生机勃勃,几个老人在树下乘凉聊天;老枣树的枝干粗实硕大,或舒展或盘曲,姿态各异,神韵毕现。真是“山环水绕泥河沟,黄河岸边青纱帐”,可谓一个现实版的世外桃源。
然而,和很多村庄相似,在城市化进程中,泥河沟有些“落寞”,村里大量年轻人移居进城,基本只剩老人孩子留守。“全村总共174户、806个村民,但是平时常住的仅200人左右。只有过年的时候才热闹一些。”村长武存平告诉记者,“村里的小学以前最多达到300人,现在小学都撤销了。”
人去窑空,导致代代相传的红枣文化、民俗也面临着失传危险。
转机出现在2011年,枣树专家对古枣园内的1100株古枣树进行了认定,发现有100多株千年枣树。其中一株“枣树王”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被《中国红枣志》誉为“枣树活化石”。“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栽培历史最长、面积最大、品质最好的古枣林,是我国乃至世界枣的重要起源地和栽培中心。”佳县原红枣办主任高峰介绍。
申遗成功后,以前生活如黄土般朴实无华的泥河沟人,也开始接触“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家级传统村落”这些新名词,并逐渐领会这个身份的文化意义。
重塑村民的文化自信
蒋好书认为,泥河沟村现有的核心资源是村里良好的自然生态、淳朴的民风以及被专家们奉为典范的传统生态生活方式。然而,在城市文化的喧嚣下,当地群众一度对古枣园系统的历史、文化、生态价值认识不够,差点走上“冒进之路”。
“申遗成功后,有的人认为应该好好把枣园的围墙修整一下,于是忙着把枣园原有的具有历史感的石头移走,换上了城里的砖头水泥。”蒋好书说,“这类‘一切模仿城市’的做法,背后隐藏的还是城乡之间‘文化自信’、‘美学自信’的不对等,导致中国乡村真正宝贵的本土文化不能更好地延伸。”
和蒋好书一样,在乡村文化和社会发展问题上致力于务实思考和实践的孙庆忠,更是为泥河沟申遗做出重要贡献的志愿者。在泥河沟申遗之前,孙庆忠就一直跟村调研,为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提供了大量详实材料;申遗成功后,他每年都带领10余名学生进村,采访村里老人,收集资料,准备为泥河沟出版口述史,试图将内涵丰富的红枣文化保留下来。
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红枣文化已渗透到当地传统生产、知识、节庆、人生礼仪等重大社会、个人的文化行为中,衍生出了独特的红枣食俗、红枣民俗、红枣礼俗、红枣风俗等。如结婚仪式上必定有枣,早(枣)生贵子;大年初一,孩子脖子上会挂枣串串,寓意吉祥;剪纸里枣的题材更是多种多样。枣下来,泥河沟人必把最好的枣献给枣神,回敬枣的恩赐。泥河沟人还在村口为枣神建了庙。
晚会当晚,在挂满红灯笼的村中小路上,挤满了人,除了本村的,十里八乡的人都来了。“今儿晚上比过年来的人还多,比过年还热闹!”嫁到外村、仍然赶回来参加晚会的武文艳说。一位从佳县县城赶来的观众更是感慨:“他们的表演虽然不专业,但真诚。他们一亮嗓,似乎黄河水都被他们搅动了!”
除乡镇干部以及陕西省艺术馆带来的非遗节目以外,晚会其余九成都由村民表演。孙庆忠表示,尽管水平有限,但勇于表达自己的这份文化自信,却让人动容,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激发村庄的内生动力
村庄未来在于村民,如何让村民拧成一股绳,共同参与到村庄建设中来?“丰富的文化活动对一个村子的精神面貌提升和社区凝聚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蒋好书说,“在办晚会的过程中,志愿者一直在引导更多的村民都参与到本次活动中来。最终目的是使村民有一种对自我价值、合作创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认知,获得集体荣誉感和方向感。”
返乡创业的“80后”村干部武小斌是整台晚会的总策划。舞台搭建上,曾是村里文化中心的古戏台被选为舞台。村中的巧媳妇钞园丽等负责剪纸,孩子们负责粘贴到墙上做背板。72岁的武忠凯老人有病在身,但仍坚持挥毫泼墨,写下对联“一园千年树逢春增秀色,几家远方客适时绘蓝图”装点戏台。节目安排上,整台晚会的近20个节目由村民自编自演。当了一辈子石匠、今年82岁的武子勤老爷子自编了一段快板。武花生、王于晴一家是晚会的积极参与者,夫妻俩扭秧歌,女儿武七七是当晚的主持人,儿子武六六为大家演唱歌曲……
然而,在泥河沟的发展中,存在追求快速脱贫致富的要求与古枣园增加经济效益相对缓慢的现实矛盾,致使年代久远的珍贵酸枣树和枣树缺乏较好的保护。
如何让乡村既能健康发展又能涵养自己的独特文化?具体实施过程非常重要。为此,志愿者针对性地给出了方向和建议,邀请建筑界、手工艺、乡村旅游等方面的专家志愿者对村民进行培训,提高大家对村庄未来发展的建设能力,培养对村庄建设的自主性。如提出“一树、一院、一品”的特色民俗发展模式,利用各方资源进行众筹共造;协助成立“五个一”,即一支卫生队伍、一支文化队伍、一支创业队伍、一支窑洞建筑队伍、一个乡友会;帮扶产业品牌孵化,设计手绘古树等文化产品……
“我一直认为,志愿者应该带着学习的态度进村,与村民交朋友时逐步发现和培育人才,帮助村民在朴素的本土生活与积极创业的未来愿景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地带,让每个乡村通过自主选择和学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同时也为自己能够‘反哺乡村’而感到欣慰。”蒋好书说。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