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更多掌握职业技能的农民工
- 发布时间:2015-07-23 05:45:55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农民工高龄化会通过影响劳动力供给和技术进步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负面影响。要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型,由追求人口数量红利向人口质量红利转型,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使新一代农民工成为新型产业技工,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并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工自主创业,实现农民工发展模式转型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日前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农民工高龄化趋势非常明显,值得高度关注。
农民工高龄化既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规律有关,也与计划生育政策下人口结构代际转换有关。农村剩余劳动力依照从年轻到年长的趋势逐步转移,对农民工群体年龄的提升产生影响。目前,1965年出生的农民工已经50岁,这部分人会加快步入高龄农民工群体。70后的这部分人出生率开始下降,年轻劳动力递进速度没有退出速度快,造成农民工高龄化趋势。
农民工高龄化伴随着外出务工总量增速下降。2003年之后,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发现,即使提高了工资,劳动力也不像以前那样招之即来。今年二季度末,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增速仅为0.1%,跟以往动辄两位数的增速相比,创造了一个低点。农民工总量增速下降显示农村剩余劳动力正从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转变,不再是取之不尽的水池。
农民工高龄化会通过影响劳动力供给和技术进步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不少人认为,农民工高龄化是低端制造业时代的象征,已不适应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需要,让充满活力、智力和创造力的新兴产业工人顶上来,是大势所趋。现实是,在上一代农民工日渐老去,新一代劳动力大量转向的同时,部分产业对劳动力的刚性需求却没有发生结构性变化。当前农民工老龄化主要集中于传统产业,建筑业、低端制造业、初级服务业等最集中,尤其是劳动条件一般、待遇不高的企业。
因此,应对之法首先是要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型,由追求人口数量红利向人口质量红利转型。在农村,务农人口的老龄化问题要靠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来解决,农业机械化、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将成为发展引擎。同理,在城镇,要提高科技、管理、资本等要素的生产贡献率,这需要掌握职业技能的新一代农民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使其成为新型产业技工,实现从“农民工大国”向“技工大国”转变。
城市离不开科研人员、蓝领工人,也少不了快递员、保洁工。无论经济怎么转型,依然需要大量的非技工型农民工从事各类服务行业。普通农民工一般每年春节都要作选择——节后还回不回城里。研究表明,农民工在城里待的时间平均只有9年,这意味着人力资源的浪费。新一代农民工就业观念有所改变,他们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对就业岗位有所选择,对工资水平、劳动条件、自我满足感等都有要求。
因此,要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给予他们更多社会保障,增强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有助于进一步释放人口红利效应。老龄化是整个社会之困,但相比同龄的城镇职工而言,老龄农民工的各项保障要低很多。给予各个年龄层次的农民工更好的激励、更充分的社会保障、更均等的公共服务,才能使其继续从剩余状态中转移出来,从劳动生产率低的部门转到高的部门。
此外,还要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工自主创业,实现农民工发展模式转型。深圳是最早、最多聚集农民工的城市,也一直扶持农民工创业。一部分农民工成为个体经营者、工程技术员和企业管理者;一部分农民工带着在城市的收获,返乡创业,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值得各地借鉴。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