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针对性地扶持农民工创业或现爆炸式增长
- 发布时间:2015-07-22 06:29:52 来源:四川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农民工在当前创业大潮中的地位愈发重要,专家认为——
圆桌访谈
对话嘉宾
杜晓山(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鸣鸣(四川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一个小镇,37位农民工返乡创业。他们曾是推销员、装修工、大巴司机,乃至工厂厂长;曾经在广州、深圳、东莞、浙江、新疆、西藏留下足印,现在相继回到家乡——泸州市泸县方洞镇,并不约而同地决定:创业!
因为他们,小镇躁动起来。有的村,上千亩土地被打造成葡萄基地;有的人家,后院建起了高标准现代化的黑羊圈;有的闲置房屋,变成了手袋加工厂;有的小街,冒出几家电器、家具商铺。
对这37名返乡创业农民工,本报近日作了报道。今天,我们再邀专家,重温他们的梦想和困扰,分析他们的当下和未来,以求见微知著,更深刻地理解返乡农民工在这场创业大潮中的角色。
三层原因 如潮水般将农民工推向创业
记者:方洞镇返乡农民工创业者,7成以上在40-60岁之间,7成选择种养业,近8成是2010年以后回乡的。这说明什么?
杜晓山:创业所必需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只有在外长时间打拼的一些农民工才具备。同时,在这个年龄段,他们的父母年事已高,需要他们回乡照顾。40-60岁的人普遍有种养业的经历,把在外积累的信息和技术,应用到这个熟悉行当里,创业成功的可能性较高。
张鸣鸣:从经济的角度,他们回乡创业还有两个动机。首先是回乡创业成本低——家乡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留守妇女、老人等,其他各种要素成本也低。还有,沿海地区的就业和成本相除的收益比在降低;而西部发展的机会在不断增高。这一部分有想法的、有积累的农民工回乡时发现,找不到和沿海收入类似的高收入就业机会,但创业环境不错,成本也不高时,他就会选择创业。
记者:为什么前几年农民工创业不多,而2010年后才有这样的回乡潮?
杜晓山:我们刚才所说的原因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他们很多是上世纪80年代末去沿海打工的第一批,打工20年,到了一定年龄势必选择落叶归根。首批出去的也成为首批回来的。2010年这个时间点,正是沿海加工企业受经济危机波及的时候,一些农民工被裁员或者收入减少;另一方面内陆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此时正快速崛起,交通等基础设施快速完善。这三种因素,像是三股时代的潮水,将农民工创业推到了台前。
如何定位 是当下创业大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农民工创业在当下的创业大潮中应如何定位?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有何意义?
杜晓山:农民工创业应该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全国城镇化率50%以上,但其中有10%-20%属于农民工,加起来体量还是非常大。但不得不注意到,产业转型升级,工业化自动程度加强,城镇用工数量会下降。而一部分农民工返乡创业,可以反哺农村经济,创造吸纳就业的经济实体。同时,创业者们大多瞄准种养业,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转型升级,也带来了新的动力。
张鸣鸣:农民工创业,不能承载城镇化重任,因为他一定是小规模的,一定是农民工中的极小部分精英群体,难以拉动整个GDP。他的主要功能就是解决40、50岁的困难群体、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不管城镇化如何发展,都会有大量农民留在农村。而工业吸纳就业能力在下降,第三产业则基本依靠城镇。工商资本下乡时,靠大规模运用机械生产可以解决劳动效率问题,能拉动GDP,但不能很好解决就业。农民工返乡创业,就能解决就业,填补这个空白。
四川农民工创业潜力是很大的。目前每年新增5万人左右的创业者,还是比较低。考虑到我省农民工基数,只要有针对性地扶持,完全可能出现爆炸式增长。
如何扶持 要解决资金缺口和抗风险能力低问题
记者:我们的调查发现,农民工的创业项目7成左右都在1-2年内有盈利预期,这折射出农民工创业的哪些优势?
杜晓山:他们创业,用工主要用亲戚朋友或留守老人,成本低;创业地点通常为村镇,用地成本低。而且,农民工回乡后,相比留守农民,拥有更好的见识和经验,选择项目更具市场眼光;相比其他创业者,他们更保守、谨慎,因为对这个年龄段来说,创业失败的打击是难以承受的,这使他们重视风险,不贸然投入。这些因素推高了他们创业的成功率。
记者:劣势呢?
杜晓山:难以承受创业失败,换句话说就是抗风险能力低。农民工创业时投入会倾其所有,然而经营所需资金以及日后扩张都后继乏力,调整的余地就小了。同时客观上我们缺乏健全的保险体系,种养业一旦受到天灾或者外部市场的影响,有可能遭受毁灭性打击。
张鸣鸣:农民工创业者在信息获取、对经济规律和政策的了解是比较少的。我们说生产四大基本要素:劳动力、土地、资金、企业家才能,农民工优势在于前两个,后两个没有比较优势。这注定了他们集中在小微、劳动力密集型项目,想要做大就会遇到瓶颈。
记者:我们也看到,37个创业者中,27个都存在较为严重的资金缺口。如何扶持?
张鸣鸣:当然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不一定是低息,但至少要有融资渠道。农民工没有抵押物,如果全靠着打工挣的钱,非常艰难。江浙已经有尝试,比如试点反担保,或允许创业者手中的土地经营权进行抵押等。在农村这一级,如果金融完全市场化的话,那么资本就会出逃,因为风险高、利润低。必须要行政力量介入,提供金融服务。比如利用财政资金进行担保,撬动银行贷款。
杜晓山:我建议,还应鼓励发展一些农民自身的合作金融、民间金融机构,甚至包括创业者中资金较多的,都可以参与到这种针对农民工创业的内生金融机构的建设中。他们更懂农村的情况,比等外部资本来支持要实际。□本报记者 陈岩 熊筱伟 赵若言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