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9日 星期天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唯有转型 才能续享“劳动力红利”

  • 发布时间:2015-07-09 01:05:16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谭浩俊  责任编辑:罗伯特

  媒体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6339元,增长9.4%;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36390元,增长11.3%;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为2864元,增长9.8%,均快于同期GDP增长7.4%的速度。

  在企业其他方面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必然挤压企业的利润,挤压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特别在目前企业普遍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更容易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冲击和影响。但是,如果仔细分析,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中国经济总量也已经一跃成为全球第二了,难道还要用廉价劳动力来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条件吗?难道还要让劳动者省吃俭用为企业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吗?

  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不断提高广大居民的物质文化水平,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正是最基本的。要知道,就算近一、两年来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有所增加,其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仍然低于20年前,仍然没有与经济发展的速度同步。尤其是平均收入线以下的劳动者,收入增长更是十分缓慢,与经济发展速度不同步的现象更为严重。

  虽然从绝对额来看,国内居民的收入水平已经比30年前高得多了,但是,过去的全民免费医疗、免费上学、免费住房等,也都在市场化改革中逐步转化成由居民自行承担的支出,至少,已成为居民支出非常重要的方面。尤其是住房消费,在房价过快上涨的情况下,已经严重制约了居民其他方面的消费。

  必须看到,居民购买力不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力,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如果经济转型的步伐快一些,企业的创新意识、创新动力强一些,就完全有条件满足工资增长的需要,甚至可以加大劳动力工资增长的力度,劳动力红利也会继续成为企业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手段。

  我们说,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也在上升,但绝大多数企业都能承受,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劳动生产率也在提高,技术创新、工艺改进、管理精细等手段,能够有效消化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甚至可以为劳动者提供更好的收入待遇。从中国劳动者的实际情况来看,收入水平仍然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如果企业在创新方面能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其竞争力仍然会很强,“劳动力红利”也仍然会存在。

  应当提醒有关方面和企业的是,不要总把眼光放在与越南、印度等国家比较劳动力成本。对中国来说,要想真正提高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真正增强国际市场的话语权,追赶的目标还是要放得高一些,对企业创新、经济转型的目标也要放得高一些。劳动力成本上升,一定程度上能够倒逼企业加快转型和创新,迫使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只有这样,劳动力红利才能够维持。在资源消耗、环境利用等方面优势减弱的情况下,“劳动力红利”仍有可能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主要优势。

  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还能解决两个最为现实的问题。一是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真正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二是缓解社保基金的压力,因为,收入基数的提高,也能对社保基金的增长带来积极的影响。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