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信贷走高 中小企业仍喊“渴”
- 发布时间:2015-07-17 08:33:36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专家建议除了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 还需要改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广州日报讯 (记者陈海玲)一方面我国6月份新增信贷创近年新高,但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却连喊贷款不易。我国持续的货币宽松政策为何难以传导到实业?本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现状:
中小企业借贷成本仍高
不少中小企业向本报记者反映,现在拿到贷款仍不容易。在新三板挂牌的机器人生产领军企业——和氏技术公司董事长王丽萍昨天告诉本报记者:“目前银行对小公司的停贷和抽贷现象严重,主要是因为在经济增长趋于放缓的大背景下,这些小企业面临经营风险在加大。同时银行贷款都要求厂家有抵押,但是这些小企业又通常没有厂房等抵押物。因此货币宽松政策是对大企业、上市企业才有宽松,而越小的企业经营就越难,因而资金支持更加有限。今年我身边的企业家朋友们都面临银行贷款金额打折和停贷的困难,一些情况较好的企业,实际到位的银行贷款规模也远远小于原定目标。”
宽松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影响有限,PPI创纪录地连续40个月为负,PPI的通缩持续又加剧了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经PPI调整后,企业的平均实际借贷成本可能在10%以上。借贷成本高企将进一步挤压公司的利润率,并降低它们进行扩大投资和生产的意愿。”澳新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表示。
最新PMI数据也反映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两极分化。6月份,大型企业PMI为50.8%,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中型企业PMI为50.2%,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仍继续位于扩张区间;小型企业PMI仅为47.5%,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收缩幅度连续两个月加大。
银行:
面临“有钱放不出去”的窘境
2014年11月以来,我国央行已降息四次,基准存款和贷款利率分别从2.75%和5.60%下调至2.00%和4.85%,主要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也已下调150个基点至18.5%。央行还向满足中小企和农业贷款要求的金融机构实施额外降准。
这些宽松措施对市场流动性和市场利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第二季度7天回购利率继续下降,徘徊在2.0%~3.0%,大幅低于第一季度。
6月人民币贷款更是大幅增加1.28万亿元,分别较上月和比去年同期多增3805亿元和1968亿元,创近年同期新高。 数据显示,由于当月对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减少,当月对实体经济的新增信贷高达1.33万亿元。据央行的数据,从结构看,上半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74.8%,同比高19.2个百分点。
不过,有负责发放贷款的国有银行有关业务员这样告诉本报记者:“现在市场并不缺钱,但我们面临有钱放不出去的状况,因为目前我们了解到的实业经营状况不佳,万一贷款收不回来我们的业绩就受到影响,因此这方面必须谨慎,有时甚至得提前抽贷、追债。”
专家建议
如何解决流动性充沛的情况下企业面临的资金困境?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建议:“除了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央行需要改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在短期内,央行将频繁使用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对中小城商行定向降准和抵押再贷款等工具来进行调节,也鼓励地方政府和大中型公司利用目前较低市场利率环境来发债融资。”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