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绿色”增产沉甸甸

  • 发布时间:2015-07-17 05:52:28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2821.3亿斤,比2014年增产89.4亿斤,增长3.3%。夏粮生产经受了局部严重的自然灾害、多发的生物灾害、多变的市场环境的重重考验,再获丰收,实属不易。

  政策激励 种粮意愿稳定

  高基数、高成本是今年夏粮生产面临的难题。粮食产量基础在面积,种不种、种多少取决于农民的选择。在种粮成本刚性增加的情况下,如何调动农民积极性?一系列扶持政策成为破解“国家要粮”、“农民要钱”矛盾的钥匙。

  冬小麦占夏粮的比重超过九成。在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看来,国家对小麦的扶持有3项激励效应。一是,小麦良种补贴实现全国全覆盖,起“保面积”的作用。二是,小麦最低收购价逐年提高,起“保收益”的作用。三是,“一喷三防”等防灾减灾补助政策,起“保单产”的作用。

  回溯夏粮从种到收的过程,一系列重大政策功不可没。5.5亿元重大病虫害防治补助利于遏制病虫暴发危害;7亿元测土配方施肥补助提升农民科学施肥水平;20亿元粮棉油糖高产创建补助示范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纵向包含了产前、产中和产后,横向覆盖了不同产区、不同作物的各方面,实现了从零散支持到系统全面支持的跨越。”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曾衍德如此评价。

  随着耕地向新型经营主体集中,农业新增补贴和奖补政策也逐渐向其倾斜。今年,财政部、农业部开展农业“三项补贴”改革试点。将农业“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把80%的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加上种粮直接补贴和良种补贴,用于耕地地力保护;20%的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加上种粮大户补贴资金和农业“三项补贴”增量资金,来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如果说新型主体是粮食产量的稳定器,主产区则是粮食安全当之无愧的生力军。目前,政策的着力点在于激发主产区积极性。数据显示,800个产粮大县(市),数量不到全国行政县(市)总数的30%,粮食产量却接近全国的70%。河南滑县是全国小麦生产第一县。该县整合土地治理、中低产田改造、小农水重点县等各类涉农项目资金,规划建设了50万亩的高标准粮田示范方,采用大型自走式农机,对示范方进行浇水、施肥、植保等统一作业。

  经营创新 激活单产潜力

  农业部小麦专家组成员赵广才说,在三大谷物中,小麦的种植效益最低。近几年,每亩纯收益在100多元,比玉米低100元左右,比水稻低接近200元。尽管国家最低收购价有所提高,但总体上价格上涨速度仍低于成本上涨。在小麦种植比较效益较低的情况下,只有依靠经营体系创新,才能实现产能提升。数据显示,今年夏粮单产比去年提高2.9%,单产提高对增产的贡献率为87.7%。

  从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到合作社的适度规模化,单产提升显而易见。“合作社服务范围已经拓展到周边6个村,村民将土地交给我们全程代管。合作社包揽了全部农活,作业面积达1.3万余亩,连片作业10台机器两天就能收获完毕。外出务工的农民不再担心自家的收成,亩产比之前还高。”河北省冀州市永旺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史占江说。

  市场化服务主体能解决一家一户的农民不好办的事情。山东省齐河县今年对粮食增产模式攻关核心区进行飞防作业,农户与齐力新农业服务公司签订了承包防治合同。“1架直升机8个人,7天内完成20万亩小麦的‘一喷三防’。”齐力公司总经理纪乐光说,小麦生长后期易受干热风、倒伏等影响,“一喷三防”是确保小麦单产的有效措施,但一家一户面积小,农民自己做起来不划算。

  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是突破以往小规模经营的关键。在黄淮海主产区,农机承担了深松整地、精量播种、化肥深施、低损收获、产后烘干等主要生产任务。典型地区经验显示,在同等生产条件下,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可实现节种、增产、减损的综合增产能力为每亩60斤左右。据统计,目前小麦生产环节9成以上的农活是由农机代替人工完成的。

  “绿色”增产 控肥控药控水

  农业部总经济师毕美家认为,当前,我国农业迫切需要改变过去那种拼资源、拼投入的传统发展方式,探索“绿色”发展模式。农业部今年大力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更加注重物理技术优先、信息技术优先,通过试验示范控肥、控药、控水等减量化技术模式,探寻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小麦生产期需水量大,而我国小麦主产区却严重缺水。农业节水,不只是个成本问题,更关系资源的可持续。“村里试验了100多亩立体匀播种植新模式,只浇一遍水,小麦能增收1成以上。节水小麦效果挺好!”河北省深州市前营村村民曹建斌说,普通品种一季要浇三四次水,节水小麦只要浇一次,一亩地能节省110多元。

  绿色防控更受农民欢迎。山东省创新生物防控方式,在麦田间隔种植蓖麻,作为七星瓢虫的寄主,待麦田蚜虫群体增加后收割蓖麻,瓢虫转而捕食蚜虫,实现“以瓢治蚜”,减少农药用量。数据显示,在农业部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示范区,一般化学农药用量减少20%至30%,不仅没有影响防治效果,而且亩增产8%以上、节本增效150元以上。

  减少化肥使用,既要推广有机肥,也要提高化肥利用率。江苏省通过财政补贴、以奖代补等措施,鼓励农民使用商品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保肥能力。该省启东市惠萍镇农民蔡汉忠种植10多亩小麦,使用商品有机肥后,每亩减少化肥用量13.6斤、节本增效50元。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