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制造重构产业价值链
- 发布时间:2015-07-14 06:29:58 来源:四川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刘涛雄: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教授
孙林夫: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
狄晓宏: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行政总监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对“互联网+”协同制造做出了明确要求。
在制造业大省四川,如何认识和理解“互联网+”制造,如何推动“互联网+”制造快速发展,有些观念仍有待廓清。为此,我们邀请专家、业内人士献计献策。
“互联网+”是对产业链的重构
记者:互联网并不是新生事物,但“互联网+”是个新提法。
孙林夫:“互联网+”不仅是新提法,还是全新的生态系统。在认识上,首先要搞清楚“互联网+”,和“+互联网”的区别。
如果是“+互联网”,那么连上电脑,再加根网线就行了,互联网只是一个提供便利、提高效率的工具。以前在工业制造业领域也提信息化,但主要侧重于采用信息化手段、设备,是“点”上的工作。而“互联网+”做的是对整个产业价值链的改变与重构。
刘涛雄:过去提的“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更多的是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工业,促进工业升级改造,比如前些年很多企业推广使用管理信息系统就是信息化。但“互联网+”制造,是更深化和更高层次的融合,其核心思想就是把信息产业和工业制造业融为一体。
如所谓的C2M,就是通过互联网建立起消费者与制造商的直接交互平台,去除了商场、渠道等中间环节,从产品定制、设计生产到物流售后,全过程依托数据驱动和网络运作。从产品特性来说,这些产品本身是与互联网有接口,是具有互联网意义上的产品,具备智能化属性。
必须快速跟进“互联网+”制造
记者: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偏大的背景下,发展“互联网+”制造,急不急?其相关投入是否会增加企业负担?
狄晓宏:这个就是如何平衡长短期利益的问题了。但必须要看到的是,无论德国工业4.0、美国的新硬件运动,还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制造都是题中之义,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必须快速跟进。因而,即使是在目前石油市场萎缩的“冬天”,我们也坚持开展结构件生产线智能化改造。这是向市场提供性能稳定产品的需要,更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刘涛雄:互联网发展节奏迅速,企业不应持观望态度,必须尽快动起来。
互联网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强化了“创造性破坏”,大量的创新不是传统企业在做,而是行业的外部企业实现的。互联网一旦进入传统领域,这些领域很可能就会被干掉。对于初创企业,最好是在创业之初就按照“互联网+”的思路发展,已经形成规模的制造业企业,就要积极寻求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
政府应采取普惠性政策支持
记者:“互联网+”制造是充满未知的新兴领域,政府最应该做什么?
刘涛雄:最根本的是要转变产业支持政策。以前政府支持工业和制造业发展,主要采取立项,给项目资金的方式。但这对变化飞快的“互联网+”是非常不利的,因为政府很难判断哪个企业能够做好创新。
政府可以尽可能地采取普惠性政策,普遍性地对某个行业减税,或者补贴创新中的小微企业。如果政府认为减税压力大,资金“撒了辣椒面”,也可以采用市场化的重点支持模式。具体来说,以市场为中介,将钱投入到市场上的投资基金,政府只需提出一定的要求,设定审查环节,不直接挑选项目,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来运作投资基金。
狄晓宏:我们从事的是石油钻采装备,很容易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希望政府加强人民币结算的推广,帮助企业减少这方面损失;继续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立法。换句话说,资金、技术、设备、市场归根到底都是需要企业自己去做的,政府可以多帮助企业做不了、做不好的事情。□徐莉莎本报记者 张岚 董世梅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