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关助航空维修业“腾飞”
- 发布时间:2015-07-02 17:31:43 来源:国际商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作为厦门市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厦门航空维修业经过二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亚太地区的领头羊。为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支持地方特色经济发展,6月26日,厦门海关对外发布公告,将此前探索试行的“修理物品+保税仓库”等做法予以确认,并根据行业特点将“集中申报”期限由1个月延长至最多18个月。作为全国海关首份关于航空维修的正式公告,该公告堪称航空维修监管的“基本法”,为厦门海关、乃至全国海关统一和规范监管提供了依据,力促航空维修业借自贸试验区东风“腾飞”。
提前备货实现飞机随到随修
“对于飞机维修业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如何让来自全球各地的航材快速通关、又好又快地维修,是影响我们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太古公司物流部经理孙立告诉记者,随着飞机维修技术的发展,飞机停场维修所需时间越来越短,航材的快速通关已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
按照传统的监管方式,需要在飞机进境以后,根据检测情况确认所需维修航材,而航材大部分又需要从全球各地进口,造成飞机需要等航材进口后才能维修的局面,极大影响了维修周期。针对航空维修这一特性,厦门海关创造性地建议企业以“修理物品+保税仓库”为模式,提前将可能用到的维修航材储备在专用的保税仓库中,待维修需要时便可直接从仓库中领取,避免了飞机等航材的尴尬局面。目前,厦门海关已先后批准设立9家航材保税仓库,储备各类航材11万种、900余万件,基本可满足飞机维修的日常需求,实现飞机随到随修。
集中报关简化航材通关手续
与普通机械维修不同,飞机维修所需的航材数量多、种类杂,仅太古保税仓库就存有11万种航材配件。与此同时,飞机构造又极为精密,维修结束前难以确定损坏航材的品名、规格、数量。为确保第一时间进行维修,工人会提前将可能用到的配件都领取出来,维修结束后再将剩余的配件送回保税仓库。以太古保税仓库为例,该仓库货物每天的领料工单约900至2000多份,高峰时曾达5000多份。
按照保税仓库的监管方式,需要在每次领取时进行申报,使得企业的通关手续与成本大为增加。为了简化航材通关手续,厦门海关将航材申报周期调整为飞机维修周期,即企业可以工单方式将所需航材提前领取出库,待飞机维修结束后,根据使用情况统一申报,从而满足了航空维修企业耗用航材繁杂、不确定性强、通关时限要求高等特殊要求。与此同时,厦门海关还积极向总署争取,将集中申报期限由1个月延长至最多18个月,最大程度适应航空维修业的特性。
个性服务力促产业集群发展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厦门航空维修业已基本形成以飞机结构大修为龙头,以发动机、起落架、航空电气及零部件维修、制造和培训为辅助的一站式产业格局,维修企业聚集的航空工业区也被纳入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为支持航空维修产业集群发展,厦门海关陆续出台了无纸通关、随报随审即审即放、客带货快速通关验放等一揽子便捷举措。“航材的价格一般较高,一个书本大小构件的价格可能就有几千、乃至几万美元!”厦门海关加贸监管处方志远介绍道,“许多企业都会选择客带货的方式,派人将相关配件从国外带回来,在节约时间的同时,确保航材的安全性”。针对这一情况,厦门海关专门出台客带货快速通关制度,为企业提供提前申报、清单验放、随到随走等个性化服务,确保航材第一时间通关。
据悉,厦门海关还将以“大数据”为核心,着力推动工单核销、内销模式、无纸化作业等联网监管改革措施,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和智能化的管理方式服务航空维修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加强与上海等兄弟海关合作,探索发动机境外服务外包维修等新兴业务监管方式,力促厦门航空维修产业蓬勃发展。
(柳涛)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