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一种意识更应是一种行动
- 发布时间:2015-07-02 08:30:55 来源:中国民航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匡叶华
从理论上讲,安全是相对的。它往往因为系统中人、机、环境的变化,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隐患和不安全因素,打破原有的相对平衡,导致在生产生活中出现威胁、危险、危害和损失。于是,要确保长期的安全状态,就要求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生产者进行持续的危险识别和风险管理,严防死守,想尽一切办法确保人员、设备设施、工艺流程都能按照既定的轨道运作。
笔者认为谈安全,首先要从人自身出发。毕竟人是在生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也只有人安全了,才有财物、环境等其他领域的安全可言。
人们常说理论指导实践,意识决定人的态度与行为。有安全的意识,则更需要安全的行为去践行。从这点来讲,安全更确切来说是一种行动,是在生产活动中对各种各样有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条件,在保持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意识下,开展的一种研判、预防、控制和化解的行为。由于安全是一个系统,事故存在于事故链,在工作生活中,尽管很多安全知识经过培训都能被人们所掌握,但在较长的安全周期中,人往往容易麻木,甚至下意识地做出一些习惯性违章行为。正是这种违章行为随着时间推移,久看习惯了、久讲没人听了,渐渐人们头脑中原有的安全意识也淡漠了。但更怕的是,直到某一天事故发生了,当事人追悔莫及,有的人还居然幸灾乐祸地说,这些违章他早就发现了。
为此,作为一线的管理者,除了自己要有安全意识和知识、善于及时捕捉和发现问题的苗头外,更重要的是要在行动上下功夫。一旦发现问题,靠一种“教父式”的指导和“和风细雨式”的说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解决问题,就必须立即采取有效的行动,从根本和源头上排除隐患,消除矛盾,引导结果向良性方向发展。安全是民航永恒的话题,安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在安全上,我们不妨借用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做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句话,那就是确保永远的安全是很难的,要求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做到在岗一分钟、安全60秒,严守底线、盯紧红线,尽可能实现持续安全。
安全是人们安全意识指挥下的一种有效行动。进行安全生产和管理,某种程度上就是要培养人们的安全意识,并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实施趋利避害的控制行为。安全意识决定了我们在工作中的行为,行为决定我们的习惯,习惯决定素质,素质决定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