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未来降息降准压力将减缓”

  • 发布时间:2015-06-26 07:31:54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6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草案”)通过,删除存贷比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多位银行人士表示,存贷比的“紧箍咒”被摘掉,有利于缓解银行揽存压力,未来银行的部分精力将由吸储转移至中间业务等领域,利好银行中长期发展。而对于投资者而言,每逢关键的考核时点,银行“高息揽储”的现象将有所减少。

  数据显示,一季度末银行贷存比为65.7%,上市银行中有10家银行存贷比超70%,招商、中信、民生和北京更是短期突破75%。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中小和股份制银行的贷存比一直很高,接近监管红线,存贷比的考核可能限制了这些银行的放贷能力。取消“存贷比”之后,中小银行、股份制银行是最大受益者,而对大银行则影响有限。

  ■变革

  存贷比由法定指标变参考指标

  存贷比,也称“贷存比”,是指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最早是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对部分股份制银行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试点时提出的。1995年,该指标作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四大指标之一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简称《商业银行法》)第四章第三十九条。2003年《商业银行法》因中国银监会设立而进行修订,但有关存贷比的第三十九条被完整保留下来。此后,存贷比不得超过75%便被作为监管指标,由银监会负责执行,一直至今。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存贷比指标的出台在当时计划色彩浓重的时刻具有进步意义。但随着20年的发展,存贷比这一监管指标已经制约了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继续把存贷比作为监管指标显得不合时宜。

  “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存款增速放缓,使得银行信贷增加非常困难。更为重要的是,使得各类影子银行风起云涌,加高了信贷的成本。”鲁政委认为,监管层的出发点是,在当前经济下行时,商业银行对存贷比束手无策,影响了信贷投放。同时,监管层需要进一步减少金融秩序的混乱,及时削弱影子银行产生的动力。

  此次草案删除了存贷比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招商证券宏观经济研究员谢亚轩指出,随着商业银行负债端来源和资产端的运用日趋多元化,单纯从存贷比角度来管理银行业务已明显不足。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需要不断想办法来逃避存贷比监管规定,存贷比考核导致银行业隐藏不少风险。

  “取消存贷比考核不是放松监管,而是不断完善监管。”这位宏观经济研究员认为,相比较而言,巴塞尔协议III中提出的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和流动性覆盖率(LCR)等监管指标是更全面、风险敏感性更高的指标,未来会替代存贷比成为新的监管指标。

  ■影响

  1

  提高商业银行贷款能力 中小银行受益最大

  分析人士指出,取消存贷比有助提高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有利于稳增长。从国办发40号文要求银行保障地方融资平台在建项目后续贷款,以及最近发改委的1327号文,要求允许企业债借新还旧,政策方向明确指向解决基建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问题,确保中长期贷款投放。“监管层此前已多次讨论存贷比的弊端,存贷比的取消其实在预期之内,取消贷存比与此政策方向一致。”谢亚轩分析指出。

  数据显示,一季度末银行贷存比为65.7%,上市银行中有10家银行存贷比超70%,招商、中信、民生和北京更是短期突破75%。对此,不少银行业内人士表示,中小和股份制银行的贷存比一直很高,接近监管红线,存贷比的考核可能限制了这些中小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放贷能力。

  “取消存贷比,预计对于中小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将是明显利好。”融360创始人兼CEO叶大清认为,取消银行“存贷比”的规定,中小银行是最大受益者,因为他们的存贷比往往比较紧张,对大银行则影响有限。

  深圳一家股份制银行的信贷人士认为,存贷比的取消对银行总体而言是利好消息,将降低商业银行拉存款的压力,避免月末季末流动性的大幅波动。虽然此前监管层已经竭力减轻存款冲量对流动性的扰动,如存款偏离度考核,但是政策效果依然有限。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化,银行可以从资金成本的角度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而这正是解决目前货币政策问题的关键。”谢亚轩如是说。

  2

  有望释放数万亿信贷资金

  深圳一家股份制银行人士估测,“监管层取消存贷比监管指标将其作为参考指标,那么,银行在自主经营的同时,有望在现有的信贷规模上至少再释放5%的信贷资金规模。”

  按照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的预测,如果存贷比不作为监管考核,那么,可以至少释放数万亿元信贷资金。

  在银河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黄斌辉看来,尽管银监会披露的存贷比指标距离75%的监管红线还有一段距离,但业内都清楚,这其中的差距其实通过“表外业务”规避掉了。他认为,如果存贷比不再作为监管指标,加之银监会规范并表,相信未来很多商业银行会将表外贷款“光明正大”地并入表内。

  融360理财分析师张懿望分析认为,由于每家银行情况不同,目前无法估算具体释放多少资金。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商业银行将把更多的信贷资源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如果取消存贷比‘红线’,总体来讲,对于降低实体经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效果好于降准和降息,未来降息、降准的压力将减缓。”

  “另一方面,取消存贷比会直接刺激银行的放贷冲动,也可能导致过剩产能等低效资金需求获取更多的贷款,从某种程度上也会增加风险。”张懿望说。

  3

  高收益理财产品将减少

  过去,在年中、年底等考核时点,银行往往大幅提升短期银行理财产品、上浮存款利率来达到“高息揽储”的目的。取消存贷比考核之后,银行在月末、季末、年末这些考核时点,再发高收益率理财产品的情况将大大减少。

  张懿望分析认为,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取消存贷比之后,投资者今后将减少了一个安全、稳定的较高收益理财方式;而从对股市的影响来看,低估值的银行股未来则存在较大的升值空间。

  平安银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事实上,从今年中的考核情况来看,银行揽储已经没有以往那么拼命了。“部分股份制银行降低了对员工存款业务的考核比例,同时加大了对中间业务收入、利润等方面的考核要求,这部分考核比例大约占30%左右。”

  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银行存贷比考核的解除,利率市场化将再进一步,未来,银行将更注重于对中间业务收入的考核要求。

  不过,尽管业内人士普遍看好取消存贷比考核带来的积极影响,招商证券的一份分析报告指出,目前贷款投放规模难以显著增长。一是因为央行每年都会制定全年的贷款投放规模,预计今年全年贷款投放的总量仍在11.5万亿元;二是在经济放缓、潜在增速下行的环境下,银行投放贷款将更为审慎;三是实体经济贷款需求低迷,这是今年4、5月贷款增速较低的重要原因。银行为了冲击贷款规模,不得不用银行票据融资规模冲量,5月票据融资占比连续第二个月上升至41%。该报告最后指出,虽然存贷比不再是法定监管指标,但仍然是流动性监测指标,且并非限制银行贷款扩张的唯一指标。

  南方日报记者 谭冰梅

  周刊统筹:刘勇 曲广宁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