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红利正在积蓄中
- 发布时间:2015-06-24 01:30:56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华 凌
曾有位国内经济学家调侃:“中国是能够产生大量‘保尔’这样英雄的国度,但是不可能产生‘比尔’。”那么,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中,这种状况是否有所改观呢?6月2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在北京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国内知名的经济学家、学者和企业家就此话题畅所欲言。
萧条与泡沫后将坚实反弹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教授,在《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2015年中期)》中指出,2015年在总体疲软的环境中,各种结构性指标出现深度调整,生产领域的萧条与股市市场的泡沫,传统制造业的困顿与新兴产业的崛起并存,标志着中国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关键期、风险全面释放窗口期,以及经济增速触底关键期已经到来。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经济在疲软中开始孕育新的生机,在艰难中曙光已现,在不断探底的过程中铸造下一个中高速增长的基础。宏观经济将在2017年出现稳定反弹,逐步进入高增长节奏之中,我们的结论是短期很衰,中期看好。
该《报告》称,2015年是中国步入新常态艰难期的第一年。随着5月份中国“稳增长”政策全面加码,下半年宏观经济将在外贸回升、房地产投资触底以及消费小幅回暖作用下于三季度触底,四季度小幅回升。但是,由于“通货紧缩—高债务效应”不断发酵,宏观经济内生性收缩力量不断强化,去杠杆和去库存不断持续、基层财政困难的显现、部分行业和企业盈亏点逆转,“微刺激”效果递减等因素,“稳增长”政策难以从根本上改变本轮“不对称W型”周期调整的路径。从周期角度来看,2015年不是本轮“不对称W型”周期的第二个底部,世界经济周期与中国房地产周期、债务周期、库存周期、新产业培育周期以及政治经济周期决定了2016年中期才能出现坚实的触底反弹,即明年是中国经济新常态全面触底一年,很多指标在持续下滑中将逐步止跌。
创新红利在积蓄之中
“中国正在出现跨国经营、跨界经营、跨所有制经营等三个发展的新趋势,同时,中国股市将呈螺旋式上升趋势。中国资本市场成长的前景没有结束,一定还是可以期待的,只是现阶段正处在一个敏感的阶段,我们需要加强风险管控。”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原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如是说。
他指出,中国经济正在形成四个新的红利:人口质量红利、全面深化改革所带来的制度性红利、全面开放的红利、全民创业和万众创新的红利,这将支撑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
他说,这些年我国加快教育、加强培训已见到很大成果,可以预期新经济发展和各种变革会给这些受过教育或培训的人提供创业新机会。如今注册一个公司可以不再受高门槛限制及资本金是否到位的约束,以至于这两年每年都有六七百万户微小企业诞生。现在中国全面融入国际社会配置全球资源,“一带一路”的实施可以实现中国产业发展新格局,缓解国内矛盾而惠及周边国家。
他强调说,所谓的创新红利正在积蓄之中,为创新提供更好的文化、制度和投融资做保障的氛围日趋形成,将激发中国从“保尔”到诞生更多的“比尔”过渡。
经济增长源自制度进步
很多人把我国现存很多问题归结于世界经济不太好,那么,目前世界经济环境对中国到底好还是不好?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说,从经济增长来讲,目前世界经济也进入低速增长的“新常态”。但特别是大宗商品价格这一轮下跌对中国经济有好处,使我国的贸易条件改善,大量的企业经营成本下降。
刘元春提出,数据测算表明,我国GDP中心、投资中心、消费中心等都在从东南角向西北角进行漂移。目前在结构调整上,市场主导型模式已全面开启,因此政府需要顺势而为,这个势就是市场,顺应市场的调整即可,而核心要点依然在结构性改革上,而非具体的一些托市政策。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任志强指出,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面临制度壁垒问题,而中国任何一次进步或者经济增长都源自制度上的进步。比如美国、英国和德国等很多国家农业劳动生产人口不到5%,却是粮食出口国,而我国农业劳动生产人口达到30%却仍需进口粮食,原因是效率低,更重要的是壁垒问题,土地制度和货币制度导致我国农村宅基地也在高速发展。而农村如果解决相关问题,宅基地可大大减少,相应农耕地可增长两亿多亩。若打破这些壁垒,我国经济状况会发生逆转。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