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误读政策危害市场
- 发布时间:2015-06-20 07:34:22 来源:南宁晚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在市场热议股市楼市政策之际,《人民日报·海外版》周五文章援引专家观点称,不应对市场波动过于敏感,甚至因此误读相关政策,从而对市场本身及参与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人民日报》文章引用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的观点称,现在政府的很多政策措施都被解读成是“挺股市”或“砸股市”,而这种过度解读乃至误读其实都是很荒唐的。
文章还解释了目前被市场热议的政策的目的,提醒市场不要误读:
专家普遍认为,无论是为合理自住型需求“松绑”的楼市新政,还是规范融资融券及场外配资业务的正常监管,都是为了因应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需要而采取的及时且有益的措施,政策的着眼点是保障中国经济在平稳中成功转型,同时促进相关市场的持久健康发展。需要警惕的是,误读甚至是恶意曲解政策的行为最终将会误导市场,并对市场参与者造成伤害。
引发《人民日报》上述评论文章的,正是昨日的两则新闻,这两则新闻也令市场猜测股市与楼市之间的“跷跷板”效应是否再度出现: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5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报告显示,一线城市房价明显上涨。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分别有20个和37个,各比上月增加了2个和9个。
砸盘日再现:创业板经历一年半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周四,上证综指收盘报4786.17点,跌3.66%,创5月28日以来最大跌幅;深成指数收盘报16734.8点,跌幅3.85%;创业板收盘报3504.55点,跌幅6.33%,跌幅创一年半以来最大。两市金融、互联网板块暴跌。
《人民日报》也承认,中国股市和楼市的“跷跷板”效应在历史上的确出现过。2008年—2014年期间,沪指从6100点跌至1600点,全国商品房均价则从3800元/平方米涨至6323元/平方米。
上述文章认为,目前,楼市和股市不存在“跷跷板”效应。文章从几个方面论证了这一观点:
1.股市和楼市之间的联动效应不再明显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庆看来,这种说法只能用来描述过去,却不能预测未来。股市和楼市曾经表现出“跷跷板”效应,但楼市已相对均衡,股市也并非处在吸金能力最强的时点,所以楼市、股市之间的“跷跷板”效应会变得越来越不明显。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吕随启指出,股市和楼市作为两个重要的投资渠道,确实会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但目前的股市调整与房市转暖之间的关系却并没有那么密切。
2.股市和楼市风险收益有所不同
专家介绍,股市是旨在为企业和资金提供一个公开对接的平台,而房地产除了有保值增值的投资功能,还有更重要的实际居住功能。
“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人民币币值不确定性变强,稍有常识的投资者在调配资产时会更关注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毕竟把资产都押在房地产上会面临很大的变现风险。”吕随启分析,大资金的所有者往往并不缺住房,也不会盲目追加房地产投资,反而是很多中小投资者借股市盈利改善住房的诉求更大,他们面对股市调整时也更容易“追涨杀跌”。
对于楼市回暖的“成色”,市场同样不乏质疑之声。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宇嘉认为,尽管累计销售面积跌幅连续大幅度收窄,单月销售回升明显,但5月底的库存仅仅减少了15万平方米,这与6.57亿平方米的总库存相比仍谈不上库存改善。另外,如果考虑到“在建未售”及“已批未建”这两大块库存的话,言及“库存压力下降”显然太早。
《人民日报·海外版》文章最后援引吕随启观点称:
其实,证监会在投资者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也必须看到,构建成熟的市场参与者群体是一个过程,它需要投资者有足够的时间积累与充分的市场历练,从而体验并了解市场本身的规律。
综合《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