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青海应利用区位、人文和资源优势融入一带一路
- 发布时间:2015-06-12 23:58: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新社西宁6月12日电 (张添福)在12日举办的中国·青海“一带一路”金融论坛上,多位专家支招,地处中国西北、经济欠发达的青海省应利用区位、人文和资源等优势融入“一带一路”。
国家开发银行规划局副局长沈继奔说,青海是历史上西域伊斯兰文明、西南佛教文明、中原儒家文明的交汇地,青海也是中国国内资源富集区与主要消费市场的中间地带,是承接中国中西部产业转移的理想基地,而新能源、新材料和循环经济使青海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名片”。
“青海要利用优越的区位优势、丰富的矿产资源、完善的交通网络、多元包容的文化胸怀、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选择重点地区、重点市场进行对接,与中国一些省区协同配合,推进深度融合。”沈继奔说。
丝路基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司欣波具体分析称,作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的青海是中国生态保护的战略重地和生态安全屏障,是实践绿色发展的最佳示范地,“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生态普遍脆弱,青海在发展循环经济,致力生态文明,打造精品示范产业发展模式方面,必将为发展中国家所借鉴。”
司欣波表示,青海拥有中国最大、属于世界级别的盐湖资源,较强的盐湖资源开发技术应与中亚、俄罗斯、东非、西非等地有待开发的盐湖资源相结合,同时,青海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有色金属储量丰富,青海企业要利用自身技术优势,积极取得海外储量,进行开采生产。
司欣波分析表示,青海虽与中亚、西亚、南亚国家和地区同样拥有丰富的光能、风能和水能等清洁能源,但青海拥有相关产业优势,青海的企业要积极进行新能源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在内的全方位的产业输出。
“青海是多民族、多宗教地区,青海的民族习俗、文学艺术、节庆服饰等与中亚国家可互通互融。”司欣波说,青海能够成为中华文明对外传播、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明进行交流的载体和平台。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表示,要利用“普惠金融”支持围绕‘大美青海’创业、创新的资本领域的弱势群体,“要在提供金融支持的同时,还要提供商业智慧,帮助弱势群体找到适当的商业模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