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药价“心脏病”的处方在哪儿

  • 发布时间:2015-06-10 08:49:26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近日,心脏病治疗的处方药地高辛片每瓶售价从6.7元涨至68元不等,引发舆论高度关注。有人认为,这是受药价全面放开政策的影响,担忧这轮改革将引发药价普遍上涨。

  实际上,地高辛片价格上涨与本次药品价格改革并无直接关联,而更多受到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据悉,地高辛片的原料价格已经从2014年9月的7.5万元/公斤涨至2015年1月的40万元/公斤。这导致一个后果,就是有生产批文且仍在生产该药物的厂家大幅减少。从去年9月起,只有2个厂家还在生产地高辛片,而且这是因为企业效益较好,拆了东墙补西墙。这表明,如果不顾企业生产成本而采取政策手段来维持药品的低价格,生产企业很可能因无利可图而将药品退市,那么受伤的反倒是患者。

  还应该说,药价放开后,撇开原材料价格上涨等直接因素,部分低价药的价格合理上涨,也属正常现象。这样的话,厂家才有动力投入大量生产,从而保证市场的正常供应。近年来,受药价定价机制和药品招标政策限制,部分药品始终处于微利乃至于亏损的境地,导致厂家没有生产积极性,市场经常断货,包括医院也不愿意进货。哪怕是进入医保名录,这些药品也经常玩失踪,导致患者不得不设法自费购买。

  6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新一轮药品价格改革,旨在建立科学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包括把不合理的药价降下来。但这并不表示所有药品都该降价。把价格虚高的药品价格降下来,同时允许部分低价药价格有所上浮,这是正常的政策效应。通过市场机制和药价协商机制,让药品定价更趋于合理、合宜,这样才能既保证药品的市场供应,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现在的问题,并不在于类似地高辛片这样的药品价格“恢复性”上涨。根据一些医生和患者的反映,药价放开后还出现若干实际问题。例如,有的地方卫生主管部门在主导药品招标采购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药价放开不会大涨”,一味要求厂商降价。这一方面造成部分常见低价药因没有降价空间而退出地方医疗机构;另一方面,部分进入医保目录的特效进口药,因在药品招标采购或“二次议价”中价格谈不拢,被“强行”换成价格较低的国产药,患者叫苦不迭。

  地方卫生主管部门这么做的初衷或许是好的,但在客观上却变成以“减少患者负担”为名损害了患者的更多选择权。近来接触到一些医生,都对新出现的这些问题感到担忧。原本可以用低价药,却因没货只能换成价格高的药品,而有些药明明有医保,而且有利于治疗,却不得不换成所谓价格低的其他药物,这自然让医生和患者都深感不便。药价过高当然不合理,倘若药价过低导致患者难以得到应有的治疗,也不是什么好事。这些实际问题,应当引起有关部门高度关注并加以解决。

  话说回来,放开药价意味着药品定价机制的重新整合,一开始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不适状况。这需要在改革措施施行过程中,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应认识到,促进药价降低不是药改的唯一目标,如何让患者看得起病、获得科学合理的治疗,才是包括药价改革在内的医疗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若是忽视这一根本目标,药改很可能因不当政绩观而陷入新困境。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