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中国市场总体流动性增长较为平稳

  • 发布时间:2015-06-10 06:07:28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张 忱

  近期,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举措相继出台,有观点将债务置换的货币政策涵义理解为“中国版量化宽松”。《经济日报》记者就此说法,以及债务置换对稳增长、商业银行运营的影响等问题,采访了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记者:此次债务置换与西方的量化宽松有哪些差异?

  连平:此次债务置换与西方的量化宽松有实质性的区别,不能别出心裁地将其理解为“中国版量化宽松”。西方量化宽松(QE)是一种货币政策,主要指各国央行通过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银行金融资产等做法。量化宽松会直接导致市场的货币供应量增加。

  此次置换的地方债纳入了央行SLF、MLF和PSL的抵押品范围,这只是增加了地方债的流动性;最终是否抵押,以及接受多少抵押来投放流动性,将受到商业银行需求和央行货币政策选择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完全不同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央行预先确定规模并主动购买的模式。同时,央行通过这种形式所投放的流动性有到期期限,并不会导致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永久扩张。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产生的流动性是永久性的,两者之间也有明显的差异。

  记者:我国货币政策是不是还有很多常规工具可用?

  连平:首先,现阶段的中国市场,总体流动性增长较为平稳,并不存在流动性缺乏问题。其次,即使需要增加市场流动性,可供选择的货币政策工具首推长期处于高位的存款准备金率。从央行角度看,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不仅会达到较好的增加流动性的效果,而且还有助于收缩长期以来偏大的资产负债表。而银行将地方政府债券抵押央行获得流动性,则会进一步扩张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这应该不是央行所愿意接受的。因此,即使地方政府债券将有可能用作抵押品,主要的方向依然会是定向或结构性的,在较长一个时期内不大会当作总量工具来加以使用。总体来看,当前中国的市场环境无须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便流动性有所不足,也不应用债务置换的方式来解决。因此,将债务置换说成“中国版QE”,不是理解上的逻辑错误,就是别出心裁的“拉郎配”。

  记者:应当如何来理解本次地方债置换的作用?

  连平:此次地方债务置换的直接目的并不是解决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问题,而是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深层次看,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能对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与保增长和控风险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债务置换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系统性风险。对地方政府来说,近年来,财政和土地收入增长放缓的趋势基本确立,随着债务总量的扩大,还本付息的压力不断加大。债务置换能切实解决短期流动性问题,还可以降低债务成本,不但大大缓解了地方政府的短期债务风险,也有助于阶段性化解这一问题。

  记者:置换将对稳增长起到怎样的作用?

  连平:现阶段由于债务压力较大,地方政府的消费和投资能力大大下降。在缺少政府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其他社会资金的投入力度也同步下降。债务置换后,地方政府的财务压力将大幅减小,有动力也有能力推动各类项目的建设。未来以城镇化和“一带一路”为代表的一系列建设项目,将带动基础设施投资需求的较快增长,也有助于缓解产能过剩问题。

  记者:对商业银行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连平:对商业银行来说,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将盘活大量的存量信贷资源,置换后商业银行将有更多的增量资源用于满足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这些都将对宏观经济平稳运行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不过,债务置换后,随着银行对地方政府的敞口部分转化为低风险的债券资产,银行信贷投放能力和意愿都将增加。而轻装上阵的地方政府的投资需求可能再次扩张,最终可能形成银行信贷继续以各种方式投入地方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的现象,使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或与地方政府有直接联系的债务实质上又获得了一次扩张的机会,应当警惕这种动向。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