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兴业富农”结硕果
- 发布时间:2015-06-08 05:45:38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见有客人到访,李勇军端出满满一篮子大樱桃,热情地招呼着,“吃吧吃吧,多呢!”那份豪爽劲儿发自内心。客人知道,这东西可不便宜,但李勇军有爽快的底气:“我有几百棵大樱桃树,今年能卖十几万元,吃一点儿没关系的!”
李勇军是四川汉源县清溪镇农民,在当地,像他一样致富奔小康的农户不是星星点点,而是连成一片。清溪镇永安村565户,发展大樱桃2000多亩,去年仅此一项户均收入4.2万元,全村97%的农户收入超过5万元。兜里有了钱,家家户户建起了新房,大多数家庭购买了小汽车,几年间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新农村、小康村,乡村公路直通到户,庭院内外干干净净。
地处大渡河两岸的汉源县,山多地少,发展受限。以永安村为代表的一批贫困村之所以能脱贫致富奔小康、脱胎换骨变新村,就由于在产业发展上找到了突破口。这不仅是汉源县的经验,也是四川全省的经验。
近年来,四川把新农村建设当作一项服务全局、事关长远的发展工程和十分紧迫的民生工程来抓,紧紧围绕助农增收、脱贫致富这个核心,在全省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全面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和文化传承“五大行动”,加快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让广大农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经过几年努力,四川省新农村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全省农村贫困人口已从2010年的1356万人减至2014年的500万人。其中,去年全省通过整合扶贫开发、移民搬迁、危房改造、灾后重建等项目资金1100多亿元,集中打捆实施,放大新村建设综合效益,扎实推进秦巴山区、高原藏区、大小凉山彝区、乌蒙山区“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实现减贫129万多人。今年,将有望再减贫109万人。
产业不强,农村难富。四川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和现代农业千亿元示范工程为抓手,强化新村建设产业支撑,促进农业和新村互动互融;突出“一村一品”,注重特色,连片发展,规模经营,做强优势。地处浅丘山区的蒲江县复兴乡,建起了10万亩猕猴桃产业基地,去年产值8.3亿元;位于秦巴山区的巴中市在连片的37个村,建成了2.7万多亩以金银花为主的药材基地,种植户今年单项人均收入将突破3000元;泸州市在赤水河畔扶持发展赤水河甜橙、赶黄草等特色产业基地,带动乌蒙山区贫困户7.8万人脱贫致富。到今年底,四川将建成“千斤粮万元钱”和“吨粮田五千元”粮经复合产业基地1000万亩。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四川省坚持规划先行,把解决贫困群众住房与长远生计相结合,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推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在实施旧村改造行动时,四川注重传统村庄院落民居的保护和修缮,发展社区文化、乡村文化和民俗文化,建设“记得住乡愁”的新农村,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目前,四川已建成省级乡村旅游示范乡村748个,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3572家。2014年,全省乡村旅游实现总收入1340亿元,同比增长28.2%,全省4.7万个行政村中,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民致富的超过3500个,带动1000多万农民直接和间接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