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5日 星期天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企业要借税改良机转型升级

  • 发布时间:2015-06-04 08:32:10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5月18日,国务院批转了国家发改委《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到:在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等四大领域实施营改增。据报道,这一进程有望在6月完成。届时,始于2012年底的营改增的范围将扩至全行业,我国将全面告别营业税。

  首先,中小企业是受益主体。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营改增试点纳税人共计410万户,全年有超过95%的试点纳税人因税制转换带来税负的不同程度下降,合计减税1918亿元。 据国家税务总局测算,如果在全国全面推行营改增,全国每年税收净减收将超过1000亿元。

  无疑,这些丰厚的减税效益可以成为企业加快发展的营养和动力。截至2015年4月底,在福州市营改增试点纳税人中,小规模纳税人占82.64%。对于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来说,营改增的减税效应无疑是解渴甘霖。

  其次,服务业和制造业受益甚为明显。营改增能有效促进服务业的提升、制造业的优化,促进产业分工专业化、鼓励资本流向高新技术行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

  营改增使服务业企业户数增加较快,服务业经济总量增长迅速。

  营改增使服务业受益,对制造业也产生了重要的溢出效应,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试点实践表明,营改增能倒逼企业完成结构转型,实现与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合作,甚至改变它们的业务和商业模式,优化产业分工和协作。因为营改增以后,税可以层层抵扣,在产业链上下游的分工协作中,企业为了增加可抵扣项,可以采取如业务外包或者部门细分独立出来等方式促进发展提速增效。同时,改征增值税可以增加进项抵扣,有利于企业减少成本、更新改造技术和设备,鼓励企业科技创新。

  更进一步,一度发展缓慢的服务外包类产业等一些从大而全或小而全的传统行业中剥离、独立出来的新行业(特别是服务业)将出现,或更趋于繁荣。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娄贺统曾表示,营改增突破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机制、税制瓶颈,细化了社会专业化分工,从税制上倒逼不少企业主动将生产性服务业务外包,加速了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分离。

  事实上,营改增的政策红利不仅仅在宏观调控的层面。安永税务部合伙人李雁表示,营改增后诸多细节操作问题甚至会带来企业营业模式的改变。

  营改增被称为拉开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第二次分税制改革的大幕。第一次分税制改革意在建立基础税收框架,使中央的财政实力大大加强;第二次分税制改革则意在重构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分配体制,重新改革税种,目标是建立公平的、法治的、为市场护驾的税收体制。

  营改增是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主战场,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点,也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在由营改增开启的为市场护驾的新一轮税制改革下,企业的利益空间和作为空间越来越大,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显然是智者当为。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