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揭秘:囚犯告别铁窗的最后三个月

  • 发布时间:2015-05-29 08:31:25  来源:中国民航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齐岳峰

  再有20天,服刑人员张军就可以离开监狱,推开久违的家门,对古稀之年的父亲说一声:“爸,我回来了。” 现在,他仍每天按时起床,按部就班地上课、劳动、就寝。他有时也会在日记本上记录心情。 两个多月前,他开始接受出监教育,这意味着铁窗生涯启动了倒计时。 不断有像张军这样刑期将满的京籍男性在押服刑人员,被转送到这个名为“北京市监狱管理局男性服刑人员出监教育中心”的地方,接受为期3个月的出监教育。

  改变“拘禁性人格”

  记者随干警走过出监教育中心监区的走廊,周围的服刑人员会条件反射般迅速靠墙而立,双手下垂,直到干警走过后才恢复活动。

  这种行为在监狱里是常态,并被心理学家称为“拘禁性人格”——在失去自由的这段时间里,服刑人员对管束形成了条件反射,这种习惯在出狱后还会保持一段时间。例如,回家后,有人仍坚持开灯睡觉,被叫到名字会迅速答“到”;很多人坚持早上6时起床,7时则会想到“该打饭了”。不少服刑人员出监后为了改变这种“拘禁性人格”,耗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如今,对于“拘禁”的缓解和调适,被前置到出监教育环节, 而这也意味着监狱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增加。出监教育中心付勇负责的分监区,在“管理”的同时,增加了“服务职能”。

  “服务职能”包括教服刑人员怎样乘坐地铁,怎样办理户口和档案,怎样办银行卡和信用卡,怎样使用电脑和手机。出监教育中心里有用于情景演示的模拟窗口、排号机和地铁公交刷卡机,以及各种实况演示视频,服刑人员可以通过模拟实训来熟悉这些重获自由后必需的生活内容。

  创业课程最受欢迎

  北京市监狱管理局出监教育中心副主任朱光华发现,即将出监的服刑人员会“反复提意见”。他告诉记者,有人要求脱了囚衣穿便服,有人点名要求知名专家会诊,有人要为私生子办户口,有人要求化解家庭矛盾,还有人家里有拆迁问题,有人无家可归,甚至有人提出要“逛北京”……希望监狱帮助解决。

  这些问题能否解决,直接关系到罪犯服刑期间的思想稳定和出狱后能否顺利融入社会。 监狱特别重视心理测评,朱光华很早就拿了心理咨询师证书。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有要求,监狱干警都要尽可能拿到这个证书。

  很多行业对从业人员都要求无犯罪记录,从入口处封死了服刑人员再就业的通道。而对于一些低端岗位,朱光华分析说:“北京人好面儿,宁可吃低保也不愿意干。”

  自己创业就被提上了日程,但很多人都没有创业经验。出监教育中心与光华慈善机构签订协议,免费开设创业课程。付勇说,培训机构定期为服刑人员讲授怎么写计划书,怎么进行创业准备。

  这个课程很受欢迎。张军计划出去以后做个小生意,比如开餐馆,他看新闻知道“政府大力提倡环保”,于是多想了一步:一定要搞好排污设施。 而餐饮业也是大多数服刑人员的创业方向。陈武觉得,这个行业上手会容易一些。

  付勇与服刑人员有个不成文的约定,离开后不说“再见”,而是说“外面见”。 这样的告别每天都在上演。在这背后,中国监狱改造管理也在不断深化。 (据《瞭望东方周刊》)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