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以书之名 因读而会

  • 发布时间:2015-05-24 06:00:27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手捧一本散发着淡淡墨香的好书,你会感到发自内心的愉悦,“读书会”把这份愉悦变成群体性的快感。当人与书的关系变成“人—书—人”,新的化学反应就开始了——

  5月23日,星期六,“朝内166”文学公益讲座邀请翻译家黑马解读劳伦斯作品;5月24日,星期日,“周末读书会”召集书友共享丹·布朗的悬疑新作《地狱》……就在当下的周末时光,有许多人因为书聚集在一起,或是与作家面对面交流,或是两三个人深入讨论,或是将书中内容延伸至可见可触的现实生活。精深阅读、分享体验、交流观点,乃至动手实践,这些以书之名、因读而会的体验正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景。其实,它们有个传统的名称——读书会。

  书为桥,一起读

  有着共同兴趣的人们在“读书会”中沟通有无,建立图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点开“豆瓣同城”网站,这个周末,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以读书为由头的大众聚会。在上海,有“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童话”活动,鼓励参与者分享生命记忆中的美好童书;在北京,《一公分:刘小东日记》新书沙龙很受关注,主办方计划准备视频直播满足无法到场的读者;在广州,有大卫·香农绘本赏析活动,谢绝儿童入场,因为这是针对家长的英文原版绘本导读……

  作家讲述创作历程并与读者交流、书友围坐一起分享阅读感受……相比于这些传统印象,眼下的读书会有着更灵活的人员组成和更多元的内容。

  观察读书会的发起人,除了在文化出版领域扛旗的知名出版社、出版公司,还有能提供场地资源的各种实体书店、阅读类咖啡馆或餐吧,以及松散的民间团体、有号召力的作者和文化人,甚至是普普通通的读者。

  观察读书会参与者,“不固定”和“多样化”是主要特征。拥有不同兴趣爱好、职业身份、社会角色,甚至男女性别的人们会选择不同主题的活动。比如,武侠主题拥有更多男性书友;儿童绘本读书会对家庭和亲子有吸引力;而在“周末读书会”组织的一次《三体》阅读中,有三个中科院博士前来参加。

  了解读书会的内容则更会发现,由“阅读”延伸出的范围已远远超出了其概念本身。在“第二书房”组织的“爱阅聚”读书会,读者拿着介绍故宫的书籍游故宫,书中每一段描写都能在亭台楼阁的实物细节中得到印证。即使是枯燥的工具书,读书会也能将读书与学习知识联系在一起,一些围绕具体书籍的职场读书会受到白领群体欢迎。当然,在以美食书为主题的读书会上,你也可以系上围裙现场体验烹饪。

  以书之名,有着共同兴趣的人们正在读书会中沟通有无,建立图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品好书,酿书香

  不论初心为何,最终目的都是让人们品味好书,爱上阅读

  在读书会的世界里,阅读是名副其实的主角。采访中,许多主办者都很认真地对记者表示,读书是聚会的主要内容。北京姑娘默片晓(笔名)就是其中一员。

  默片晓是“周末读书会”的创始人,这个私人发起的草根读书会已经在北京活跃了三年,每周都会举办不同主题的读书会,发起的初衷却是默片晓的“私人理由”。

  “一次跟闺蜜聊天,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好好读书了,我们就约定每周共同读一本书,周末交流心得。我把这个约定发到网上,很多人给我发信息问怎么参加,我才发现,原来有很多人有和我一样的需求。”默片晓说,“没过多久,我干脆组织了一个对公众开放的读书会,倡导大家每周至少深度阅读3小时。参加人数控制在10人以内,确保每个人都有充分表达的机会。”

  也许默片晓自己都没料到,“周末读书会”能够十分稳定地运行下去,内容也越来越丰富。除了每月固定讨论一个主题一本书,还进行过同一本书的“精读长跑”,用4个月时间完成《红楼梦》前80回,也组织过“秉烛夜游诗坊”,书友们一起制定了北京最佳赏夜景路线,沿途分享喜欢的诗歌,甚至还曾为一名书友举办了小型个人音乐会。目前,默片晓在美国留学,读书会的活动由另一位书友接力,她自己则改为线上支持,阅读始终是她生活的重要部分。

  默片晓经历了私人理由到公益倡议的转变,出版机构举办读书会的出发点则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大多数机构藉由形式繁多的读书会制造话题、吸引关注、放大影响,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品牌建设和深度营销。

  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李春凯投身出版业多年,亲身经历了业界对“书”这种特殊商品认识上的变化。“上世纪90年代之前,我们对图书的营销意识很淡。直到90年代末,才逐步认识到书也是产品,需要营销。围绕书的推介活动逐渐展开,读书会已经是一种十分成熟而且比较普遍的推介方式了。”李春凯说,“但读书会的影响远远不止于商业价值。”

  李春凯提到自己第一次参加香港书展,见到香港市民大半夜还在排队买书,内心震动难以言喻。“推介图书是出版业的本职工作,但提倡全民阅读,提供更好的阅读环境和精神产品更是我们的职责。”李春凯说,“为此我们定期组织读书会,还创办了‘朝内166’文学公益讲座,延伸对读者的服务,关注读者阅读体验,许多出版社乃至地方政府都在做类似的事情。”如此看来,读书会的主办方无论是个人还是出版社,不论初心为何,最终目的都是让人们品味好书,爱上阅读。

  求共鸣,取不同

  每个人都从“聚众阅读”中找到了自己的期待

  “第二书房”创始人李岩在自己的实体书店办了“爱阅聚”读书会,频繁的时候一周三四场,读者对阅读的热情超乎他的想象。“有读者每次必到,还有人从外地赶过来参加。”虽然绝大多数读书会都有一个醒目的标签“免费”,为人们“聚众阅读”削低了门槛,但不足以解释因读而会的吸引力从何而来。

  你收获了什么?

  “求共鸣。”读者小艾说,“自己读书不寂寞,大家一起读更快乐。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做有意义的事情,说无边界的话题,很难得。还能督促自己将阅读坚持下去,收获更多。”

  “取不同。”默片晓说,“书一样,人不一样。每个人的知识背景不同,对书的理解也不同。通过交流讨论、观点相互碰撞,能发现许多新视角,打开一个新世界。”

  “发现更多。”“童书加油站”创始人妞妞妈妈说,“面对面才有新发现,更理解孩子、更了解父母,更明确今后的方向。”

  读书会中还有一个特殊的角色,那就是作者。他们或是组织者,或是参与者,职业和生活与读书会都息息相关,更有别样的收获。

  茅盾文学奖得主、军旅作家周大新正在河南推介新作《曲终人在》,连续多场的读者见面会令他受益良多。“其实,写作就发生在作者的书房里,在作者与电脑之间,是孤单的工作。”周大新说,“作者渴望自己的作品被阅读、被理解、被评价,只有和读者面对面交流,才能知道他们的真实感受。无论是赞美还是批评,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对今后的创作都有实实在在的帮助。”

  “不孤单”也是作家曾颖的感受。在为他的新书《爸爸妈妈的青春》举办的读书会上,有读者将书录成了有声读物,有读者将书中情节编成小品现场表演,有读者指出了曾颖自己都没注意的细节。“作者也是普通平常的人,也是爱读书的人。和读者在一起交流,对自己的作品有新的认识。写作不孤单,读书不孤单,能让更多的人享受创作和阅读的乐趣。”

  似乎每个人都从“聚众阅读”中找到了自己的期待。正如李岩所说,“当人与书的关系变成‘人—书—人’,新的化学反应就开始了”。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