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雪域高原铸大爱天山南北扶真贫

  • 发布时间:2015-05-22 07:32:02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难中之难在贫困地区的农村。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民摆脱贫困,既需要摸清底数,扶真贫真扶贫,更需要发展产业,激活自身潜力。近年来,农业部机关和事业单位在援疆援藏和定点帮扶中,在科技支撑、技术推广、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和法治建设等领域全面发力,涌现出一批扶贫开发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本报今日刊发相关做法介绍,敬请关注。——编者

  产地初加工补助落在实处

  农产品加工局

  农产品加工局落实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援疆援藏。2014年,中央财政安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4500万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000万元,四川省汶川藏族羌族自治县220万元,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支持1153个农户和128个合作社建设藏库和烘干房,新增马铃薯、果蔬贮藏能力3.7万吨,果蔬烘干能力30万吨,有效解决了当地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质量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一举实现了增加供给、均衡上市、稳定价格、提高质量、保证加工、促进增收等多个目标。

  提高了补助政策实施力度。新疆自治区以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为核心,整合农机购置补贴、自治区扶贫资金和财政补助资金等共计1.36亿元,超过国家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资金2倍,集中在南疆克州、喀什、和田3地州13个县(市)建设1500座杏热风烘干房,进一步提升了补助政策的影响力。

  改进传统落后加工方式。热风烘干房建设,使农户摆脱了传统露天晾晒的习惯,使杏品质得到明显提升,可通过有关认证后进入全国连锁超市及高端市场,烘制出的杏干市场价格较往年自然晾晒杏干翻了1倍以上。

  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南疆地区1500座烘干房建设后,共烘制鲜杏20046吨,制出杏干4350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8260人次,带动农户73690户,因烘干增值约5600万元。此外,进一步拓展烘房功能,烘制出西红柿干、干辣皮、干豇豆、甜瓜干、桑椹干等系列农副产品,农民收益不断增加。

  促进当地产业发展。热风烘干房项目实施后,鲜杏和杏干的价格一路走高,农民生产积极性逐渐被调动起来,砍杏树的现象逐渐减少,品种改良、移植嫁接的热情逐步回升。杏热风烘干房项目的实施,挽救了南疆地区这一古老的传统产业,促进了杏产业发展。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以促进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为中心任务,采取一系列倾斜和帮扶措施,促进贫困地区以及新疆、西藏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质检体系发展。2014年为支持西藏、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质检体系发展,在西藏投资建设5个地市级综合性农产品质检中心和4个县级综合性农产品质监站,全额中央投资3700万元;在新疆投资建设10个地市级综合性农产品质检中心和21个县级综合性农产品质监站,总投资1.13亿元,其中中央投资9040万元,地方配套2260万元。

  支持绿色食品及有机农产品认证工作。2014年,在大兴安岭南麓片区新发展绿色食品企业有13家、产品42个,新认证有机食品企业35家、产品212个;新疆和西藏新发展的绿色食品企业共计93家、产品185个,新认证的有机食品企业14家、产品91个。先后出台了对新疆、西藏地区和大兴安岭南麓片区获证绿色食品免收标志使用费,对申报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减免1/3认证费的优惠政策。2014年,三地累计减免费用约10.2万元。

  支持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建设。2014年,新疆批准验收通过的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个,总种植面积39.6万亩,总产量252.55万吨,带动农户2.79万户。自2012年11月以来,共支持大兴安岭南麓片区12个县(市、旗)创建了24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1352万亩,产量612.9万吨,带动农户55.7万户,直接增加农民收入2785万元。

  此外,通过搭建绿色食品博览会、有机食品博览会等专业展会平台促进农产品销售。2012年11月以来,共计支持片区4家企业参加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累计成交额3400万元;14家企业参加有机食品博览会,累计成交额2600万元。

  挖掘优势培育主导产业

  农垦局

  2014年,农垦局十分重视新疆、西藏等垦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注重沟通衔接,积极争取政策,尽力给予垦区帮助和支持。

  突出重点,抓好农场扶贫开发建设。为了加快解决贫困农场面临的生产生活困难,2014年,共安排新疆垦区中央扶贫资金1800万元,西藏垦区和四川、青海、甘肃三省垦区中央扶贫资金2820万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发展。在扶贫资金使用上,指导垦区和贫困农场重点向产业发展方面倾斜,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市场、生态等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培育主导产业,发展特色农牧业。

  注重民生,努力改善危房等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共安排新疆、青海、甘肃三垦区危房改造任务2.9456万户,下达中央投资3亿元,完成总投资19.8亿元。全年实现开工建设2.9万户,开工建设面积达214万平

  方米,基本建成1万户。同步实

  施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新疆、甘肃垦区饮水安全中央投资5042万元,受益人口10.5万人;电网改造中央投资48万元,受益人口4.5万人;垦区农村公路中央投资8645万元,建成405公里。

  密切联系,加大工作指导和支持力度。成立由农业部农垦局、西藏农牧厅、援助垦区同志组成的农垦对口援藏工作小组,并与西藏农牧厅、4家国有农场签订了《对口支持西藏国有农场发展备忘录》,重点在产业发展、职业教育、技术培训等方面开展援藏工作,支持西藏垦区国有农场发展。2014年,共安排农业技术推广、学生奶基地建设、工业信息化、安全生产、农产品质量追溯、农垦“走出去”等财政专项投入1562万元。

  搭上信息化快车进市场

  市场与经济信息司

  市场与经济信息司以农业农村资源等监测统计经费项目和农产品促销项目为抓手,引导资金、人才、信息、技术向新疆、西藏聚集,努力使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搭上市场化和信息化发展快车。

  支持举办新疆农产品博览会,大力推动产销对接。支持新疆在北京、上海举办名特优及精深加工农产品推介活动,支持在新疆乌鲁木齐举办中国新疆畜牧水产博览会。同时,组织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和全国部分省市的采购商赴新疆开展特色农产品产销衔接活动,24家企业现场签订了13亿元购销协议,签约数量达16.47万吨。

  推动新疆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体系建设和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分析研判棉花、牛羊肉等重点特色农产品市场运行形势,推动建立符合新疆特点的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体系。与新疆自治区和兵团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新疆自治区和生产建设兵团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推动出台《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应急工作方案》。

  开展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促进新疆等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2014年,新疆兵团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区继续开展物联网技术应用研究和试验,已经完成了农机感知终端、定位系统等项目建设。同时,结合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研讨电商扶贫试点方案,引导贫困地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切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兽医局

  2014年,兽医局在动物疫病防控、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控、边境动物疫病防控等方面,加大资金投入。2014年,中央财政拨付西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重大动物疫病疫苗补助经费17815万元,拨付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重大动物疫病强制扑杀补助经费542万元。与此同时,中央财政投入5040万元,用于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经费补助,调动了村级动物防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障了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结合当地养殖业发展实际,指导新疆、西藏地区开展口蹄疫、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2014年中央财政分别拨付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无害化处理补助经费1361.53万元和1563.44万元;新疆和西藏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贴资金354万元和48万元;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贴资金102万元。

  开展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控。按照人畜同步、分区防治、分类指导的原则,综合运用免疫、监测、检疫、扑杀等防控措施,突出种牛场监测净化,推动布病防治工作。指导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包虫病综合防治试点工作,加强家畜监测和犬驱虫,落实《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10-2015年)》。

  开展边境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针对非洲猪瘟传入的高风险区域,指导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跟踪境外疫情动态,科学研判境外疫情态势,密切部门合作,有效防范境外疫情传入风险。

  基地创建促标准落地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多年来不断探索完善,走出了一条发展绿色、有机食品的特色扶贫之路。2014年,中心确立了以大兴安岭南麓片区为重点开展扶贫开发,继续支持西藏、新疆地区发展绿色、有机食品持续健康发展的扶贫战略。

  支持基地创建。强化大兴安岭南麓片区和新疆地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创建力度,积极帮助建立规模化、区域化的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有机农业示范基地,搭建基地与加工企业对接平台,推动农产品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化发展。目前,新疆共建设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4个,种植面积达704.4万亩,总产量766.5万吨,基地带动农户55万户,直接增加农民收入2750万元。

  提供资金和智力支持。为了促进绿色食品标准的落地,提供师资和相关支持,就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等内容进行培训。2014年,中心出资15万元为大兴安岭南麓片区和新疆举办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培训班,累计培训检查员、监管

  员和企业负责同志200余人。

  搭建营销平台。通过搭建绿色食品博览会、有机食品博览会等专业展会平台,加大宣传力度,促

  进大兴安岭南麓片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市场营销,引导片区县农牧企业进入国内外市场。2012年11月以来,共计支持片区4家企业参加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累计成交额3400万元;支持14家企业参加有机食品博览会,累计成交额2600万元。

  以人为本提升发展内力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

  为配合农业部扶贫开发及援疆援藏工作的深入开展,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2014年立足本职工作,积极采取措施,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在扶贫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坚持从政治高度出发,把高度的责任感作为完成扶贫工作的根本保证。充分认识扶贫开发及援疆援藏工作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挑选精兵强将全程参与培训班实施,指定优秀干部下乡帮助地方农业发展,做好人和物两方面的保障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把增强贫困地区农业干部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举措。2014年,完成干部培训班三期,共为大兴安岭南麓片区、四川云南两省藏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培训干部236人。培训班教学计划在围绕国家相关支持促进政策安排专题讲座的同时,根据地方农业主管部门工作需要,重点安排实务课程,同时汇编有关政策法规、理论文章、实践案例作为参考阅读材料。此外,还安排学员到北京郊区现场教学,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考察和交流,现场感受和学习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

  坚持广泛动员各种力量,把学院资源作为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有效助力。主动争取多方支持,开展以举办培训班为主要形式、以选派干部挂职和解决地方实际需求为重要支撑内容的多层次工作,有力配合了农业部智力扶贫工作。

  谋划“三个千万亩”农田建设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4年2月,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农业厅启动了新疆自治区“三个千万亩”粮棉高产田建设行动,委托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编制“三个千万亩”高产田建设相关规划的任务,要求短期内高质量完成。

  按照农业部、自治区领导指示,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立即组建了由院党委书记李伟方同志任组长,院科技处、总工办、规划所、监测站等有关专家为成员的规划专家组以及由院设施所所长张跃峰任组长,设施所、规划所、监测站等部门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为成员的规划编写组。规划编写组兵分三路,分别前往6个地州的13个县市进行现场调研。

  2014年12月下旬,规划编写组进行了紧锣密鼓的规划编制工作。首先,确定“1+4”的规划编制方案,即编制一个总体规划以及小麦、玉米、棉花、信息化四个分项规划。其次,由于规划面积较大,基础数据庞杂,为规划的编写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规划工作组先后召开了三次工作会议,就总体规划及4个专项规划的编写思路、规划目标、建设标准及建设内容等进行详细讨论研究,并对总体规划草案与4个专项规划草案进行了多次对接汇报,研究分析了规划草案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将总体规划及各专项规划递交相关行业专家进行多次研讨,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规划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规划的实施将使新疆小麦较2013年增产62万吨,玉米增产119万吨,棉花增产34万吨,按照现有粮棉市场价格估计,这些粮棉的增产能够直接增收88亿元,按新疆现有1230万农村人口计算,可以实现全区农民人均毛收入增加700元。

  农业实用技术助农民增收

  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为探索通过推广应用农业先进实用技术,促进贫困群众增产增收,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积极搭建资源整合的平台,开展了以推广通丰植物营养液、养分平衡剂配兑氮、磷、钾施肥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先进实用技术项目。经过各地扶贫、农业、科技等部门的共同努力,项目取得了很好效果。13年来,已累计在全国24个省(区、市)、1323个县(次)的贫困地区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总面积达3028.38万亩,累计增收49.75亿元,受到了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

  2014年,各地将通丰项目作为精准扶贫的有效手段,重点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8月—9月,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与全国扶贫培训宣传中心联合组成调研组,赴相关省(区、市)就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2014年在全国11个省(区、市),105个贫困县(区、市)进行了推广应用,累计推广面积达247.6万亩。

  值得一提的是,在项目实施中创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即扶贫部门纳入计划立项,农业、科技、财政等部门积极支持,企业提供产品和配套技术服务:一是企业垫资机制,企业全额垫资生产,按实际需要提供产品和配套服务,让贫困地区农民先试先用;二是包增产责任制,企业承诺若达不到增产指标,按包增产指标予以补偿;三是合同保障制,即企业与贫困地区实施单位签订合同,约定各方责任和义务,确保项目实施单位和贫困农户的利益。

  创新方式叫卖新疆特产

  全国农业展览馆

  2014年,全国农业展览馆通过提供室内外场地、协助做好农产品营销、利用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新疆特色农产品宣传片等途径,最大限度扩大新疆优质农产品在北京等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提供场地搭建展示展销中心。从2011年开始,全国农业展览馆将位于馆正门前广场、位置明显、人流量大的16号平房,提供给新疆优质农产中心作为常年展示、销售、推介新疆优质农产品的展销中心。目前,展销中心已经成为新疆农产品在京展示展销乃至拓展华北市场的重要场所,有效提升了新疆特色优质农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举办新疆优质农产品展销周。从2010年开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每年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一届新疆优质农产品展销周,至2014年已举办五届。全国农业展览馆充分发挥在展会组织策划、场馆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在现场宣传、工程服务、场地安排、产品推介等方面给予支持。特别是在展会工程搭建和广告工作中,从视觉设计、展位设计到发布会组织、展位施工、广告发布全程服务,受到新疆自治区农业厅以及参展企业的广泛好评。

  多举措支持种苗基地建设

  种子管理局

  种子管理局十分重视新疆、西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通过重大项目支持、制种奖励、结对帮扶等方式,尽力为当地发展给予帮助和支持。

  强化项目支持。2014年,中央财政投资7955万元,主要通过综合开发和种子工程专项,支持新疆、西藏以及四省藏区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种质资源保护等项目建设。其中,中央投资2170万元,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支持建设新疆良繁加工基地脱毒马铃薯基地项目6个;中央投资860万元,支持建设西藏及四省藏区项目3个;中央投资3100万元,通过种子工程项目支持云南藏区青稞育种元谋南繁基地和西藏林芝优质水果种苗繁育基地建设;中央投资1825万元,支持建设新疆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种质资源保护、改良分中心项目4个。

  开展制种奖励。在将新疆昌吉、玛纳斯等9个县列为国家级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的基础上,2014年,将新疆昌吉、呼图壁、玛纳斯、奇台等4个县纳入全国16个玉米制种大县纳入制种奖励范围,奖励资金5441万元,占全国奖励资金的27.2%。

  定点结对帮扶。根据农业部党组扶贫开发工作总体部署,与大兴安岭南麓片区的望奎县结为定点扶贫伙伴关系。2014年,从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品种试验)项目种子管理局本级培训经费中拨付8万元,专项用于望奎县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工作。

  技术合作提升牛业竞争力

  全国畜牧总站

  2014年,全国畜牧总站援疆工作主要依托中德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中国牛业发展合作项目,对新疆境内3家项目示范场及相关企业进行了技术指导和项目支持。

  项目成立了中方畜牧技术创新中心项目办公室,在中德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中国牛业发展合作项目实施方案框架下开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加强技术力量,成立了中方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项目专家组,成员由国内著名牛育种专家、主要项目省区技术专家等组成。

  项目引进了德国优良品种的遗传物质和科学饲养管理的配套技术。针对新疆境内各示范场,项目引进了3000剂牛冷冻精液用于品种改良和1260套新耳标用于日常管理,发放了3套德国育种和饲料配方软件应用于实际生产。全年开展了6次现场技术交流活动,帮助各牛场提高了综合管理与生产技术水平;组织项目示范单位的3名管理和技术人员赴德国牛场参加管理与育种技术培训。

  在项目带动下,示范牛场生产管理水平逐步规范,牛场发展竞争力得到提升,有效辐射带动了周边相关企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对项目执行效果和示范牛场发展状况进行评估,不断完善项目评价指标,为下一步制定技术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用法治思维助力农业发展

  产业政策与法规司

  2014年,产业政策与法规司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和部党组的具体要求,结合工作职责,重点从农业综合执法项目建设和农业政策与农业立法调研两个方面对新疆、西藏及四省藏区给予了支持。

  深入开展农业综合执法项目建设。2014年,产业政策与法规司以县为单位,继续实施了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示范项目,对新疆投入资金180万元,对西藏和四省藏区投入60万元,其中青海藏区15万元、四川藏区30万元、云南藏区15万元。项目资金重点用于完善执法制度、统计执法信息、查办协办跨区域案件、配备执法取证设备。通过充分发挥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了西部地区农业执法的能力和水平,为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建议国家进一步扩大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示范项目的资金规模,从而提高西部地区项目资金的数量与比重。

  加强农业政策与农业立法调研等工作支持。近年来,产业政策与法规司高度关注西部地区农业政策与农业立法调研,始终把新疆、西藏及四省藏区的西部地区列为重点政策建议内容。同时,加强执法人员培训工作,并给予了相应的经费支持。2014年,在对新疆、西藏及四省藏区农业政策与农业立法调研、人员培训等工作的经费支持共67万元,其中新疆10万元、西藏10万元,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个藏区47万元。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