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企, 请拥抱大数据
- 发布时间:2015-05-19 03:33:04 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李 蕾
近段时间,打车软件频出细分市场新招。4月中旬,滴滴快的成为中国信息无障碍产品联盟的正式成员单位,推出针对盲人及视障群体的软件;4月底,滴滴快的又推出让女性乘车更安全的女士专车。从某种角度来说,出租车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是必然趋势,在这方面已经落后的传统出租车企业,与其抱怨市场被挤压,还不如趁早“拥抱大数据”,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
不管你承不承认,出租车市场环境的深刻变化已经“不可逆”。过去,只要能打到车,乘客就觉得满意了;如今,乘客群体更趋多元,乘客需求也更趋多元。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出租车企应该尽快改变原先简单粗放的服务模式,趁早利用手中的各种数据资源,尽快建立起大数据库,通过分析不同类别的乘客群体,提供更有针对性和更具个性化的服务。
充分开发和利用数据资源,对传统出租车企而言非常重要。比如,司机的驾驶习惯、行为习惯等数据,对运输企业、交管部门来说就很有价值,企业可以就此为司机打分评星,从而加强有效管理。不同时段的扬招数据,也很有价值,出租车企如果能发布全市热门打车地图,司机就能了解实时用车需求,避免在马路上毫无目的地空驶。再比如,出租车司机一遇到收工或交班时段,往往就不大愿意接单,但如果利用互联网技术挖掘消费需求数据,将与司机回家方向一致的乘客资源分配给相对应的司机,或许就能提高司机的接单意愿。
大数据的资源价值,还能体现于出行行为的预测方面。百度地图已经做到可以提前两周预测某个城市的大致出行人数,如果能将这一成熟的预测算法用于交通运营,再结合其他大数据,便可以对消费者可能出行的时间、路线、方式等进行预测,从而为车辆调度提供相对更优的决策。这些预测数据也可以为个人出行提供精确服务,让个人出行尽量做到时间最短、路线最优。如果再跨界想一想,将打车数据分析与其他数据分析对接,把乘客工作地、家庭地、打车价格敏感度等数据融为一体,形成一个打车消费地图,或许可以在更广范围内延伸服务。
互联网对出租车行业的冲击不可扭转。与其抱怨和固守传统模式不变,不如以变应变,创新思路,扬长避短,主动迎接市场挑战。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