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民航旅客增量市场“抓直飞”胜于“提中转”

  • 发布时间:2015-04-15 08:31:25  来源:中国民航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高安妮 劳莘

  前不久,中航信发布的报告称,2014年国内机票价格指数从2011年的平均100点下降到91点,降低了10%。国际价格下降比例更高,只有87点。票价降低了,更多休闲客人更愿意选择飞机探索更遥远的目的地,最明显的是国际和港澳台航线的旅客量指数3年时间增长了五成。然而,2011年~2014年,民航旅客的重复购买率指标却持续下降,从3.49下滑到3.34。也就是说,偶尔出行的旅游人群比例越来越高。2014年只出行1次~2次的旅客占到了总量的2/3。

  每年新增旅客占比很高。2014年国内民航旅客有超过9000万人次旅客,其中2014年首次乘机旅客为3600万人次。也就是说,四成旅客都是新旅客。另外,国际旅客中首次出境的旅客比例更高,占到六成。高比例的新增旅客不是偶然现象,2013年的新旅客规模基本与2014年持平。

  对于中航信发布的这个数据,笔者认为,对于民航运输连续3年“降价放量”的量价指数趋势,我们还是倾向于解读为民航飞行正在走下曾经的“高端人士选择”的神坛,越来越走向平民大众。对于旅客客源市场的重复购买率下降,整体运输增长量以首次飞行旅客的加入增长主力的事实,说明中国的民航运输增长也是符合世界民航增长规律的,说明还有增长的空间,但这个空间并非没有天花板。

  从表2中可见,在人均飞行次数为1次以下时,航空运输增长速度随着人均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快速增长;而当人均次数介于1次~2次时,航空运输增长速度虽仍随着收入增长而增长,但增速明显趋缓;而当人均飞行次数到达2次以上时,人均飞行次数就几乎不再随收入增长而增长。即使是发达国家,除却国家地理政治因素外,多数国家人均飞行次数并不会超过2次。因此,我们可以推断人均飞行次数1次对应人均GDP 2万美元左右的水平,将会是中国民航运输在未来可见的一次增长天花板。虽然这个增长天花板对全国来说为时尚早,但对于一些发达一、二线城市却已不遥远。

  面对这个现状,笔者认为应该打造民航增量市场的“通道思维”。早在“九五”期间,民航管理部门就提出了“枢纽机场”的概念,但并未对枢纽机场作出明确定义,更多是对国内主要机场的战略性定位给予指示。事实证明,“中转轮辐式”的航线网络并未在中国形成,以30个“高频直连城市对”为核心的“点对点航线”网络构成了航线网络的主体,排名前30的机场占据了超过全国83%的机场吞吐量。相比中转量,吞吐量是对中国枢纽机场更为重要的衡量指标。

  传统意义上的“枢纽思维”,其核心是“集散”“中转”,是将网络内的人流、货流集中至枢纽机场,再分别发散至各自目的地的航线网络模式。其模式的核心是,我要从别的地方“攒够人货”,因此地理位置或者航班波变成最重要的枢纽打造基础和手段。

  笔者认为,在中国的航线网络下,更为重要的是“通道思维”,即点对点直飞。对于旅客而言,出行目的是最重要的,航线的选择上相对缺乏灵活性,“最好不经停,航班中转还不如坐高铁”将成为旅客常态化的出行选择倾向。因此,对于面临增长压力的机场,更重要的是找到旅客“不得不来”的直飞理由和直飞航线,而非借由中转来提高客座率。

  事实上,除了四川、昆明等旅游资源丰富而地面交通还不发达的城市,存在较多支线航空市场空间,省会城市拥有较多的“空空中转”客源,以及北上广作为门户枢纽存在较多的国际中转客源之外,中国的中转客源增量空间有限。

  而站在“通道思维”上,中国仍有大量没有航空出行经验或者年均飞行频次极低的旅客,随着消费力增强和航空票价的下跌,有极大空间从其他交通方式转移或因需求刺激而产生飞行需求。

  笔者认为,中枢轮辐式航线网络的本质是以提高运营成本为代价的,从而换取航线网络的通达性和便利性。直飞航线相比中转航线产品,其最大优势就在于灵活性和稳定性。随着当前中国民航运输竞争的加剧,面临增长压力的机场如果发展中转产品,无论是“地空中转”,还是“空空中转”,都需要面对复杂的航线时刻协调,乃至于高铁时刻与航线时刻的协调。由于牵一发而动全身,其协调难度可想而知。

  而如果围绕“通道思维”发展直飞航线,航线产品可以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比如冷门航线包机航班、寒暑期加频航线、大型会展期间临时商务航线、旅游反季销售低成本航班等,可以根据细分市场客源需求特点,灵活设计航线产品,并且单一航班的随机调整并不会影响整体航线网络的稳定性。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