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村官”
- 发布时间:2015-01-31 08:31:34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杨丹丹
2012年,安徽省涡阳县义门镇小辛村72岁的村民邓诗军执笔给安徽省委写了一封信,400多户人在上面按下了鲜红的手指印,送到了安徽省委组织部。信中说,“我们不要项目不要钱,只要再留杨书记两年。”
信中的“杨书记”,名叫杨传杰,是从省地税局派驻到小辛村任第一书记的一名普通干部。
自2004年起被安徽省委组织部选派任第一书记。他4次报名选派进村担任村“第一书记”,先后进驻3个村,驻村时间陆续长达8年。
他为何抛却都市安逸的工作,数次执意进村当一名村官?又因何被乡亲们以“按手印”的方式强烈挽留?他有着怎样的人生历程和心路?
偶然与村官结缘税务干部变成“第一书记”
2001年起,为了强基固本,服务“三农”,安徽省委开始选派省直、市直、县直机关年轻党员干部,到难点村、贫困村和后进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2004年年初,安徽省地税局在物色选派干部时留意到有农村生活经历的杨传杰。
“当时心里打了‘小算盘’。想趁年轻捞点基层锻炼的资历,回来后看能不能进步得快一点。”杨传杰说单位领导找他谈了话,自己二话没说爽快地答应。但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第一次到村任职的经历彻底改变了他工作的轨迹,也改变了人生的方向。
杨传杰选派的村是岳西县天堂镇木冲村,地处大别山区。上任的第一天,正是春寒料峭之际。对温暖的小家庭和舒适的机关工作环境有着万般不舍的杨传杰进村第一天,就被前来讨债的村民团团围住。如此尴尬的场面,让心中的失落感增加了几分。
村民散去后,杨传杰渐渐冷静下来思考:“我是组织上派来的第一书记,从今天起,我就是这个村的当家人,村民不找我找谁?我不扛着又让谁去扛呢?”当晚,杨传杰就召集村“两委”开会,终于弄清了村集体欠债高达430万元的原因。当年大办乡镇企业时,木冲村举债兴建了麦芽厂,自建了五金厂,现在2家企业早已停产,但留下的经济包袱却一直压在全村老百姓的头上。了解情况后,杨传杰利用自己在税务部门工作所学到的知识,对债务构成和原因进行了仔细分析,逐渐理清了头绪,想出了对策。两个月后,木冲村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通过公开拍卖麦芽厂,不仅消化了债务,解决了原企业职工的工资拖欠问题,还为村集体新增收入28.6万元。同时,将五金厂租赁给一位福建老板,这样,村集体每年可增加2万元收入。
甩掉了制约集体经济发展的最大包袱,木冲村终于可以轻装上阵了,而杨传杰也很快与群众拉近了距离。从春寒料峭到春暖花开,全村20个村民组的500多户人家,杨传杰跑了个遍。看到村里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生活较为困难,他想尽一切办法为乡亲们增收致富找门路,找销路,找项目。
2004年5月,在得知木冲村一位村民的亲戚在北京工作,便自费带着这个村民到北京找他帮忙,想为村里争取点资金。他了解杨传杰的来意后,一脸惊讶地说:“你一个村官怎么跑到北京来要钱?”要是搁在从前,杨传杰肯定想找地缝钻进去,可现在的他却笑着寒喧过去。“我当时就想,我身后站着的是木冲村全村的老百姓,我觉得我理直气壮为老区人民化缘走到哪都不丢人。”杨传杰说,自己的一片真诚打动了这位老乡,在他的多方协调下,一个投资120多万元的国家无公害茶园基地建设项目落户在了木冲村。3年任职期间,木冲村共争取项目资金280多万元,全村年人均增收近900元,全村落后的面貌也有了很大改观。
“杨传杰对基层工作有热情。正月十五还没过完,他就来村里上班了。大年三十也不急着回家,陪着五保户和贫困户吃年夜饭。他总说三年不过一千多天,要利用好第一天。”曾经与杨传杰共事过的退休老支书储成联感叹道。
“有困难的群众找到他,他总会尽自己所能帮扶。时间一长,我就劝说他‘不能遍撒胡椒面’。穷人,那是永远帮不完的。可他依然按照自己的思路干。”老村干储方旵说,起初他劝说杨传杰,要攥紧拳头发力,多做些政绩工程给别人看。可是杨传杰不以为然、依然对待困难群众热情万分。
2005年12月的一天,储殿元老人突染重症,弥留之际,他含着眼泪对儿子说:“孩子,我没有什么心愿,只是想在走之前看看杨书记。”虽然当时杨传杰在外出差,没能与老人见上最后一面,但他的内心仍然充满了感动:“觉得自己这村官当得挺值,能被群众当亲人,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
沈浩精神的激励让他再度报名当村官
三年的时间很快,杨传杰离开木冲村回到省城机关后,生活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杨传杰的眼前总是闪现出与选派村党员群众一起艰苦创业的情景,耳边还时常萦绕着临行前乡亲们的期盼和叮咛。
2009年11月的一天,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与杨传杰同一批到村任职的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同志因积劳成疾倒在岗位上。沈浩的离世让杨传杰思考了很多。“想沈浩大哥,想木冲村的父老乡亲,我有一种冲动:要再回到农村去,回到乡亲们身边。”杨传杰说,那一段时间里,内心中有一种强烈的声音在脑海里一遍遍呼唤。
2010年,当安徽省委发出选派第四批干部到村任职的号召后,杨传杰在第一时间就主动向单位领导提出了申请。得知他的想法后,领导非常支持。这样,杨传杰二度成为选派干部,被组织上派到小辛村任党总支第一书记。
2010年3月1日,杨传杰正式到小辛村工作。到村后,他跑遍了全村的8个自然村庄,别说水泥路,当时村里连一条像样的砂石路也没有,杨传杰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很多村民第一次看到我时,都是一种不信任的目光。”杨传杰说,尤其是很多村民直接当着他的面说,“你要能像沈浩那样,我们就有福了”。
“群众的话,让我深深地体会到群众是拿沈浩当标杆来衡量我,这让我不能没有压力,同时又让我深深感受到,虽然群众不太信任我,但还对我寄予很大的希望。”当时,杨传杰就在心里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干,一定要改变全村的落后面貌,争做沈浩式的好干部。到村的第一个月,通过走访了解到,曾经取得过红旗党支部等许多荣誉的小辛村,现在却成了欠债15.3万元,村部只有租来的约70平方米的3间简易平房,基础设施落后,群众收入偏低,干群矛盾十分突出的难点村。
怎么才能取得村里党员群众的信任?杨传杰仔细思考后决定,从建设村部着手。“村部是我们的阵地,一定要先建立起来”。建设村部,没有资金,谈何容易?一着急,在上级把资金拨付下来之前,杨传杰把自家的积蓄拿了出来,又从亲戚那里借钱,凑了30万元带到村里,自己先行垫资用于建设村部。2011年元旦,小辛村53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村室建成并投入使用,大大改善了办公条件,为开展正常的组织活动提供了阵地。
“以前村务公开栏形同虚设,党员群众意见很大,现在涉及群众利益的支农惠农政策、土地流转、五保供养等事项全部进行公开。群众满意了,我们党员也有家了。”小辛村有着20年党龄的老党员王显中说。这件事,让杨传杰一下取得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的信任。
走在小辛村,到处可以看到杨传杰带来的变化。如今,村里的主干道全是水泥路,砂石路也通到了村民家门口,这是杨传杰争取来资金,给村里修建的。在田间地头,到处可见新修的涵桥、新打的机井。这是杨传杰带领村民争取到国家级2000亩农业综合开发治理项目带来的新变化,原本地势低洼、水利设施不完备的小辛村,现在也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
小辛村紧邻义门镇集市,而且义门镇工业功能区的很多企业就坐落在小辛村。307省道穿境而过,把小辛村分成了南北两块。“应该说,这个村有着非常好的发展潜力。”在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以后,杨传杰开始把目光放在了招商引资上。经过杨传杰和义门镇党委政府共同努力,小辛村引进了一家服装厂和一家面粉厂,解决了当地农民的部分就业难题。
两年的驻村时间飞逝而过,面对乡亲们的挽留,走,还是留下?“只要是组织需要,只要是群众需要,群众的挽留,我愿意!”杨传杰毫不犹豫。就这样,杨传杰在小辛村里又干了两年。
“他虽然是个机关里的人,可是很适合干农村的事,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邓卜超说,来村里第一件事,杨传杰就是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公开上墙以方便老百姓找他。为了修通村组水泥马路时,杨书记几个月都泡在施工现场,每天监督工程质量一直到夜深人静、工序结束后才回宿舍休息。
小辛村党支部书记邓芳芝告诉记者,杨书记没来之前,村“两委”干部在群众中说话基本不起作用。现在村干部拍板做决定群众也接受了。而且村干部的奉献意识明显增加,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
自从杨传杰来到小辛村后,立下一个规矩:每到年节,小辛村村干部都要到五保户、困难户家中送油、米、面。但杨传杰从来不去,都是让村里的“两委”成员上门。他说:“如果村民只说我一个人好,只认我杨传杰,那说明我不是一个称职的选派干部。”杨传杰说,第一书记的重要职责就是给当地培养出一个能带领广大群众往前奔的、好的“两委”班子。
四度选派再次进村他将“根”深扎在泥土里
2014年9月,杨传杰在小辛村的任职期满。他在村里已经呆了整整七个年头。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儿子也在同年顺利考上了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任期结束的他终于可以和妻子团圆,安心地回城工作生活。可让人吃惊的是,在省委发出第六批选派干部的通知后,杨传杰竟然再次向组织上报了名。
“老婆很不理解。她甚至跟我吵,说是老在农村干有什么意思,还说我都干了三次下派,家里一点儿都顾不上,问我到底图什么?”杨传杰说,亲人的劝阻并没有动摇自己的心,他依然去单位报了名。单位党组经过再三研究决定仍然派他去。
“也有人认为我老是扎在村里,是不是想沽名钓誉。其实说心里话,我想得很简单,通过在农村工作这8年里,就是单纯地喜欢上村里工作,觉得一方面充实,做事有感觉,更大的收获是改变了我对人生很多看法。尤其是心态确实得到锻炼,能够做到淡定。”杨传杰说。这一次,他任职的村是国家级贫困村太湖县晋熙镇九龙村。
上任第一天,杨传杰召开村“两委”座谈会。通过一个月的走访对村情村况有了大体了解。他在心里描绘出一张工作轮廓。“当务之急有三件大事必须做。”杨传杰说,首先是九龙村的基础设施亟待改变。村里有一条约3公里的九龙主河道涉及1500多亩稻田灌溉,需要治理;41口塘需清淤整治;部分损坏渠堰亟待修建。产业发展不均衡,简单的农作物种植使村民收益不高,种植养殖规模小,成本高,市场风险大,造成经济发展滞后。除此之外,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就是组级公路不通。由于村民组都依山而建,一到雨天无法行走,严重地影响了村民生产和生活。经过详细实地调研和丈量,全村有12.8公里道路需修建和硬化。
杨传杰准备针对这三大问题进行“三步走”。“第一步要解决群众渴盼的通路和水利设施问题,还有大半的村民组没有通水泥路,这需要争取项目资金来解决。第二步,要解决党组织阵地建设问题,原来的村部是危房,需要重建,选址、建设和使用,应该是第二年做的事情。第三步就是发展经济,村里集体经济一方面靠基础设施自建节约资金,另一方面就是帮助养猪户把山区的黑毛猪打开销路,这是三年始终要做的事。”杨传杰说,村里有近十来户6000多头猪,都是黑毛猪,现在他们只销售毛猪,每斤只有7元左右。据了解,这种黑毛猪卖到上海等大城市,每斤可卖到40元,如果能把销路打通,形成产供销一条龙,那将是非常可行的增加群众收入的好路子。“我们村90%都是公益林和生态林,呼吸新鲜空气和喝着山泉水长大的猪肉,是外地养猪场无法比的环境优势。”杨传杰充满信心地期盼道。
今年44岁的杨传杰出生在大别山区的金寨县农村,对“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有着切身的体会。他1991年安徽省轻工业学校会计专业毕业分配到金寨县丝绸总厂工作,后到安徽省财贸学院进修本科毕业。1997年调到金寨地税局工作。2002年从金寨地税局调到省局工作。“二十几岁时想如果能到省直机关工作,就是一辈子的梦想。”杨传杰发自内心地感触说,作为山区长大的孩子,年轻时感觉能到省城工作,不仅是毕生的梦想,更有光宗耀祖的自豪感。而在34岁时作出的人生抉择又让他重返农村,对于自己这一辈子梦想脱离的土地萌生了不同以往的感情。
从农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到农村。杨传杰的人生就像一个圆,从终点又回到起点。他说,农村是自己难离的故土,是当村官让他找到了人生价值,当村书记就有永远做不完的事情,这样的人生既真实又充实。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