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5日 星期天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苗家新村美水花酒飘香

  • 发布时间:2015-01-05 07:32:02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肖克刘久锋文/图

  这是一个与鸟同名的苗族支系,黑白相间的服饰代表着他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79年前,村里一张与王震将军合影的照片定格了一段红军战士和苗族兄弟生死相托的历史;这里见证了统一战线倾情帮扶贫困地区的成果,3年前,农工民主党中央把这里作为“同心工程”建设示范点,当地新农村建设上升到了一个崭新的层面;这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以酒待客是苗家的传统最高礼仪之一,黄澄澄的水花酒是苗族同胞的一张靓丽名片……

  带着几分好奇,不久前,记者从贵州毕节城区出发,经过毕节经济开发区,约40分钟车程,抵达神秘的大方县八堡民族乡新开村。

  在新开村的村中央,一幢木质瓦房记录着当地苗族同胞与红军战士生死相托的故事。通过对史籍的整理,历史呈现在世人眼前——1935年4月12日,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红九军团到达八堡,当地的喜鹊苗子弟李德洪邀约了几十个年轻后生到驻地主动要求参加红军,当地部队分发了10支枪和部分弹药给这些青年带回。之后,红九军团出发。

  1936年2月7日,红二方面军六军团红军再次进驻毕节,李德洪、李正芳等九位代表立即前往毕节红军团部,当时的军团政委王震接见了他们。合影留念后,王震同志向这些苗族子弟授予“苗族独立团”旗帜一面,步枪9支。随即,当地成立了一个苗族游击队,并与红军一起,开展对官僚地主、土豪劣绅的斗争。

  现在,这张珍贵的照片一直被当地政府珍存,将一段苗族同胞与红军战士的生死情谊定格为永恒。

  解放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高度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新开村的经济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大方古老的“六寨苗”之一,2011年底,中央统战部及中国农工民主党以“同心”思想为宗旨,为帮助解决边远山区、贫穷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及民族民生等突出问题,把新开村作为“同心工程”建设示范点。

  村支部书记吴杰介绍,新开村“同心工程”计划建设项目12个,预计投资710万元,其中统一战线帮建资金451万元,市、县财政投资259万元,民居改造提升已超过90%,庭院、连户路硬化、进寨公路油化等工作的深入开展,彻底解决了村民的行路难问题,人畜饮水工程全面完工解决了群众饮水难问题,沼气池、太阳能路灯彰显着绿色能源的优越,“同心”广场、民族文化宣传长廊展示着“同心工程”魅力和浓郁的苗族传统文化,农民健身广场、生态休闲公园为老百姓提供了健身休闲的场所。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老百姓住房难、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通讯难等各种“难”,在八堡乡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都已成为历史。“感谢共产党,现在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好了,收入水平提高了,各方面的变化都得益于共产党的好政策。”在新开村“同心”广场,苗族青年杨宇满怀深情地对记者说。

  在广场边的长廊里,记者遇到了村里的能人杨明科。这个小个子、皮肤黝黑的苗族同胞,要不是村干部介绍,很难看出他是这个村里有名的企业家。

  在杨明科的盛情邀请下,我们来到了他家,一股浓淡相宜的酒香扑面而来,屋里琳琅满目地摆放着大大小小几十个盛酒的器具。杨明科介绍,酿制水花酒是八堡苗家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原生态工艺,在自己会酿酒的20多年时间里,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家里平时喝,有时候客人来时也拿出来招待,但是谁都没有想到将其做成一个产业。

  杨明科说,为了能够真正地将苗家水花酒这个原生态产业做大做强,使其在更为广阔的区域内打出名声来。目前,他已经向相关单位申请注册商标和酒类流通证、生产许可证、质量监督证和税费登记证等相关证件。

  正因为酿制的水花酒质量好,人们才纷纷跑到杨明科家去买酒,他家生产的水花酒常常供不应求,去年他家生产的水花酒销售6万斤,年收入30多万元。

  如今,像杨明科这样利用当地特色发展产业,过上小康生活的典型还有很多很多。如今村里的蜡染、刺绣、纺织等古老手工艺都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拓宽了村民的致富门路。

  “手抚芦笙把舞跳,远教歌声多嘹亮,中央出台好政策,苗家快步奔小康”。2011年9月7日,“全国民族运动会·贵州最具魅力民族村寨”评选组委会公布了由专家和公众投票评选出的“30个贵州最具魅力民族村寨”名单,新开村名列其中。如今的新开村面貌焕然一新,不仅体现着八堡民族乡新农村建设的辉煌成就,更彰显着“同心工程”在毕节开花结果的独特魅力。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