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有支植保“飞虎队”
- 发布时间:2015-01-31 08:31:33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高杨郭少雅
2015年新年刚过,“三九天”里的北京密云安达木河河畔早已滴水成冰,天刚蒙蒙亮,绿久康达韭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上,郑翔和他的队友们不厌其烦地将大棚内覆在小拱棚上的棉被一一揭开,棚内的韭菜绿意盎然。“这个冬天,市民可以吃到咱北京自己种的绿色安全韭菜了。”大伙儿脸冻得通红,嘴里呵出一团团热气……
当11位年轻的“飞虎队”队员站在一起,任谁也猜不到他们的职业与“农”有关。朝气蓬勃的面孔,看似文弱的身板,几乎每个人鼻梁上都架着一副眼镜,说起话来文质彬彬。但你更想象不到,他们是北京蔬菜全程绿色防控的开创者,也是我国植保社会化服务模式的最早一批实践者。
“我们是为农民服务的农民。”作为队长,四川农业大学植保专业毕业的郑翔笑得自豪。他们的队伍叫蔬菜病虫防治“飞虎队”,队员大多是农业院校毕业的“80后、90后”。为什么叫“飞虎队”?“每一次病虫害防治就是一场硬仗,我们要像当年抗日援华的“飞虎队”,如一把尖刀准确插入防治关键点。”青春的宣言慷慨激昂。
“政府做不了,农民有需要,就是我们要做的”
作为世界级特大城市和国家首都,2000多万北京市民的吃喝,尤其鲜活农产品的保障是重中之重,“菜篮子”装满安全放心的农产品是良心工程,京郊60万亩菜田上承载着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的期盼。
然而,城市经济虹吸着大量京郊青壮年涌入京城二三产业,剩下的“老弱妇幼”却要担起蔬菜种、管、防病虫、收、卖等一系列重任。植保部门制定的详细得不能再详细的规程,却难以改变传统农民粗放管理、不科学施药的习惯。据统计,农民对植保的需求占到技术需求一半以上。
“相比大田作物和南方地区,北京蔬菜品种多,茬口复杂,病虫有1300多种,常发300多种,必防的就有50~70种。”从事植保30多年、有“治虫大王”之称的北京市植保站副站长郑建秋深谙北京蔬菜病虫害防治服务的匮乏,“菜农普遍缺乏精确施药意识,该浓的药量不够,除不了虫不说,还人为诱导病虫产生抗性;该稀的不稀,浪费了农资,更造成农药残留。”
探索和尝试不断在进行。2006年开始,他们首次尝试引入社会化服务,“植保本身就是服务,植保的问题早已不是技术问题。只有靠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能摸清规律,掌握方法和措施,提高现代化水平。”他说,“北京有最好的资源,如果做不到绿色防控,全国就更难了。当时想,哪怕只建立一支集好设备、好药品、好效率、好能力于一体的服务队伍也好。”
就这样,在各方面专家发起下,成立了一家非盈利性非政府组织。抱着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闯闯的念头,郑翔来到北京,和王殿勇及其他两名年轻人一起成为这个服务机构奋斗在一线的“尖兵”,这就是“飞虎队”的前身。“政府做不了,农民有需要,这不正是我们农业院校毕业生的用武之地吗!”他们想。
真正的挑战很快到来了。2007年底,在市农业局和植保站的支持下,4个年轻人驻扎到大兴区榆垡镇郭家务村,同村民签订了100个蔬菜大棚的病虫害防治全程托管协议书。一想到自己的工作牵动着上百户农民的生计,郑翔当天晚上就失眠了。
可是工作进展的并不顺利。种了几十年菜的“老把式”起初不相信这些初出茅庐的“学生娃”,虽然签了协议,遇到执拗的老农,队员们更是连大棚都进不去,“怕我们偷菜吃。”想起当年的遭遇郑翔哭笑不得。还有些农户故意拿知道的问题考他们,“一两次不知道,以后别想得到他们的信任。”
2008年秋,连续的阴雨天引起队内经验最丰富的王殿勇的警觉,这位原山东郓城植保站的工作人员提醒农户,这种天气西红柿感染晚疫病的可能性较大,要减少浇“催果水”的次数。“少了催果水,影响收成咋办?”没几户把他们的建议当回事。
过了几天,种了几十年菜的白祝如老大爷急慌慌跑来找他们:“学生娃,快去看看我的棚……”仅一个下午,白祝如的西红柿眼瞅着打了蔫,损失超过1/3。队员们一分钟没敢耽搁,摘病果、打叶、施药,挨家挨户控水控湿,把一场来势汹汹的病害损失减少一半以上。郭家务村的老百姓一下子服了气。
农民认准的事情,几头牛也拉不回来。当“学生娃”靠努力和能力打动村民后,老乡们就把他们当成了种地的“主心骨”。农民种地没早晚,有时早上五点天没亮就来敲门,遇到病虫晚上十点多队员们还在巡棚;农民的问题更不分类,往往一股脑儿摊到你面前。巡棚、试验、开方、拿药、施药……辛劳让郑翔有时一天流四五次鼻血。
然而,这种“真刀真枪”的“实战”,让刚毕业的队员们一边服务、一边学习,向专家学,向农民学,田间地头更是他们最大的教科书,每个人都在飞速运转,学到的知识也在快速转化、积累,曾经的“学生娃”很快成熟起来。
“最安全的绿色防控,是少用药、甚至不用药”
“驻村3年,队友们没聚在一起看过一次电视、打过一次牌。每天就是学习、再学习,积累,再积累。”王殿勇说。小屋里堆满搜集到的各种病虫、病叶、病果,不知装了多少麻袋,解决不了的第二天就请教专家。郑建秋编著的《现代蔬菜病虫鉴别与防治手册》,这本铜版印刷的8斤多重的植保界“百科全书”,硬是被他们翻得脱了页。因为大家知道,第二天走进大棚,面临的将是全新的考验。
整整3年,他们每天都在“赶考”。仅有的休息时间,队员们就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无偿地传播给农民,他们用农闲时间办夜校,手把手地教,许多邻村的菜农也披星戴月赶来听课。队员们还走出去,大兴的每个村甚至相接的河北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从那时开始,他们的教室和课堂开始拓展到整个京郊大地,重点逐渐转移到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产业基地的合作,通过实地培训和技术指导建立蔬菜病虫害防控“样板”工程,进而发挥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为了达到“天蓝、地绿、水清”的目标,北京市近几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以建设生态农业标准园为突破口。目前建成的35个标准园就是在绿色防控基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教练”正是这帮经过历练的年轻人。这些园区或基地,要求实现蔬菜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使用率、绿色防控覆盖率、节水措施覆盖率、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100%的目标,达到专业化统防统治80%以上,化学农药减少60%以上。
“硬杠杠”的背后,是队员们不辞辛苦、不计酬劳的倾力付出,他们如今早已是京郊菜农心中的“治虫高手”。经过不断试验和实践,他们得出结论:70%以上的病虫草害来自于棚、苗、土等自身因素,而并非外部。防控的根本在于“防”而并非“治”,要让蔬菜不生病,即使生了病也很轻,这样少打药或不打药就能治愈。“类似于三级甲等医院,水平高不仅在于治疗,关键是防疫水平高。”他们常这样比喻。
这些年轻人在全国率先提出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概念,称之为“病虫防治绿色产业化服务”,包括全园清洁、无病虫育苗、废弃物处理等产前、产中、产后的20多项核心技术。其中真正的核心是源头控制。“如果做好了,可以接近100%不打药,完全有机目标。”郑翔自信满满。
一顿韭菜猪肉馅饺子,是老北京人过年必打的牙祭。然而,就是这样一种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蔬菜,韭菜在北京的种植面积从多年前的3万亩迅速缩水至几百亩,原因只有一个:韭蛆肆虐、农残严重、效益低下。
骨头就要挑硬的啃。首都饮用水源地密云水库旁,“飞虎队”从2013年开始牵头建设的150亩的绿色防控标准化示范基地渐成雏形——既要种出安全优质的韭菜,又要保证水源地的面源安全——韭菜基地的选址,本身就是为京郊菜农建的一个样板田,也是为自己立下的一张军令状。
集生态节水种植、全程机械化作业、病虫草害绿色防控、产后标准化处理于一身,“飞虎队”韭菜戴上了安全的“保护帽”。辣根素消毒灭虫源,无毒无害的生物制剂清洗幼苗,“关口前移”的绿色防控理念将韭菜发生病虫害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大棚中,看似普通的防虫门帘四周缝上了几块吸铁石,把门帘牢牢吸在铁制门框上,温室内置自动感应的大功率风扇,想进入大棚的飞虫会被瞬间吹出棚外,即便有漏网之鱼,粘虫黄板、性诱杀灯和韭蛆的天敌寄生线虫也把守着最后一道防线。哪怕少量害虫冲破重重关卡,在菜田里作祟,队员们便采用生物农药进行生物菌群调节,虫害就能悄然化解。
“毒死蜱、3911这样的高毒高残农药之所以还在一些地方使用,根本原因是农民不能掌握产前消毒预防、产中科学防控、产后残体无害化处理这些技术。”队员们坚信,真正安全的蔬菜不是认证和检测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每逢北京绿色防控服务平台组织产品展会,“飞虎队”韭菜总被市民抢购一空。
“我们经常看到曙光,但依然盼望太阳早点升起”
选择了“飞虎队”就等于选择了辛苦的坚守,“别的姑且不论,能坚持下来就不容易。”王殿勇深有感触,总在外面跑的他回到家常被6岁的女儿当成陌生人一样看待。
25岁的滑娟娟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是“飞虎队”里的3个女孩之一。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病虫防治绝不仅仅是精细活,先进的消毒机动喷雾器一人来高,滑娟娟去基地服务,要将这个大家伙一路从仓库推到棚室,再带上厚重的防护服操作,“拉电、配药、装药、喷雾,一趟下来至少要半个小时,有多少棚就要重复多少次。”
草莓病虫全程专业化防控服务基地——昌平天润园草莓合作社理事长崔维国实在佩服这个看似文弱的小姑娘,“夏天棚内40多摄氏度,防护服里怎么也要50多摄氏度,她一个人一天可以给十来个棚消毒。”种草莓多年的老崔伸出大拇指,“经她处理过的棚,病虫害暴发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郑翔戏称,植保是锻炼队员体魄的绝佳方式。一台从国外进口的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满载药液时重70斤,背在身上操作起来,机器马达一分钟7500转的震动与身体融为一体,“整个人抖得就像装了一台发动机。”
于是,越来越多的疑问从四面八方抛向他们,“为什么这么苦自己?去研究所、进实验室不好吗?或者考基层公务员,去坐办公室呢?”
“我们是植保人,就想做点‘事儿’。”1988年出生、从河南科技学院农学专业毕业的孙永浩在基地已经摸爬滚打了好几个年头,他说的“事儿”,就是让病虫害得到专业的预防和对治,“这些事我们不做,就更没人来做了。”早已不是当年的“学生娃”,但他们心中仍坚定着将农业作为“用武之地”的梦想。
几年辛勤耕耘,“飞虎队”专业病虫害防治的成果逐渐显露。经延庆县北菜园蔬菜合作总社等多个基地的数百个温室、大棚验证,在他们服务的专业化防控示范区内,病虫害明显降低,发生期比一般防治延后28~35天,施药次数减少5~13次,每亩省药0.8~1.2公斤;防治效果提高20%以上,用工成本降低20%以上,每亩增加蔬菜产量300~500公斤,节本增收10%~15%。
“这样写在大地上的论文,才是有力量的。”队里的“学院派”——毕业于中国农科院的硕士研究生王凯歌越来越坚定自己最初的选择。可还有很多问题让这个乐观的小伙儿挠头,落户北京几乎成了他和女友不敢企盼的奢望,同时北京生活成本很高,队员们靠承担企业购买政府服务的项目获得微薄报酬。“9年队里先后走了20多人,这两年走了六七个,流动速度明显加快了。”郑翔很无奈,“很多优秀队员迫于压力,不得不离开了这份他们觉得很有成就感的工作。”
但大家一直对植保事业抱有更多期待。2013年,队伍从原来的机构独立出来,依托农民合作社建立了自己的基地,“飞虎队”的名字开始为京郊菜农所熟知,他们注册了商标,在此基础上创办了“飞虎队”绿色安全韭菜品牌。
近年来,北京市越来越重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在生物农药研发、高效低毒农药使用补贴上。但因为农民不会正确使用,造成了大量药品浪费和污染。“如果能把物化补贴改为购买技术服务,那我们施展拳脚的天地就更广了。”
说这话的时候,天已大亮,冬日的阳光倾洒在安达木河上,韭菜的香气弥漫开来。“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植保社会化服务道路,我们还任重道远,虽然经常看到曙光,但我们依然盼望太阳早点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