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职务何以成为腐败的“便利”

  • 发布时间:2014-12-22 04:35:51  来源:宁波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毛海清

  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刘铁男受贿案本月10日一审宣判:刘铁男获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判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媒体报道称,法院审理查明:刘铁男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财物,构成受贿罪。

  刘铁男如果不是担任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职务,掌握资源审批大权,未必会有今天的结局。还有那个刘志军,如果不是身居铁道部长的职务,也不可能与权力掮客丁书苗结成“腐败同盟”。“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这些年来,大小官员的贪腐案例多有这个说法。对此,人们不禁要问,“职务”怎么会沦为贪腐犯罪的帮手呢?

  笔者以为,职务之所以成为腐败行为的“便利”,问题在于两者之间介入了利益因素,却失去了制度约束和监督。权力与利益勾结是“腐败同盟”的基石,担任职务者若抵御不住利益的诱惑,就会背离职务准则,产生“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行为。如果对职务活动没有制度规范,缺乏监督机制,那么“职务”成为腐败之“便利”就会由可能成为现实。一旦权力冲出制度的“笼子”,什么样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公职”堕落成腐败的帮凶也就不足为怪了。

  严格管理公职人员,加强对权力的监督,这本来是个常识,可做起来并不简单。对干部的选拔、教育和管理不是有完整的规定吗?定项目、拨资金不是有严密的程序吗?工程招标不是有严谨的规范吗?办理案件不是有严格的规程吗?按理说,在这些规则面前,“职务”原本没有任何“便利”可言。但事实之所以相反,就在于其中一些规章制度形同虚设,中看不中用。

  国家公职人员职务的廉洁性是政治生态的标志,政治生态的优劣关乎到千家万户的生存环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关键就是要充分体现人民群众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主体作用。把人们崇拜权力、崇拜高官的心态转变为监督权力、监督官员的责任意识和实际行动。刘铁男的落马就是网民实名举报的结果。同样,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让那些规章制度落地生根,变成真正的监督力量。唯有如此,官员的职务才不会那么容易成为腐败“便利”。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