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3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全面深化金融改革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 发布时间:2014-12-22 04:32:31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获得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的扶持力度还需加强,这不仅影响到金融业自身的健康发展,也影响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更好发挥。如何全面深化金融改革,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经济新常态”的稳定增长提供资金保障,是当下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12月20日,由华南理工大学主办、南方日报协办的“2014中国广州·小谷围(岛)金融论坛”在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学术大讲堂召开。论坛围绕主题“全面深化金融改革,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展开。

  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民建中央专职副主席辜胜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陆磊,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巡视员徐诺金,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申银万国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等全国著名金融学者、各大金融机构高管人员、政府金融管理部门高层领导,围绕如何全面深化金融改革、更好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能力这一核心论题发表主旨演讲、进行深入研究、展开广泛讨论。

  南方日报记者 陈若然 唐柳雯 黄倩蔚

  统筹:谢美琴

  摄影:吴伟洪

  辜胜阻:缓解融资贵需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民建中央专职副主席辜胜阻在论坛中提出,缓解融资贵的关键是大力调整金融结构。辜胜阻表示,据他今年调研15个省市企业融资的问题时发现,企业的融资困境首要的问题是融资贵,对小微企业来讲,面临的问题还是融资难,即使在深圳,在38万民营中小企业中,仍有90%以上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面对高成本的融资,当企业需要融资的时候,若不借高利贷,无异于坐以待毙,但借高利贷则是饮鸩止渴。除此之外,小微企业还面临被大企业拖欠账款的问题,更是在企业资金链上雪上加霜。

  而深化金融改革,调整金融结构该从何做起?辜胜阻认为,要重构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建立多样化组织体系和立体化的服务体系,发展科技金融、草根金融,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提高直接投资的比重,尤其要发展VC、PE投资。

  辜胜阻重点强调了要完善多层次的正金字塔式的资本市场体系,使国内交易和国外市场互动,建立不同市场的专版机制。他表示,美国建立了典型的“正金字塔式”股权交易市场,而我国则刚好相反。未来我们需要打通不同资本市场之间的专版机制,通过专版机制实现不同资本市场之间的互联互通。

  而展望2015年的金融发展,辜胜阻表示,2015年中国金融体系要防风险,要避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的金融风险,同时要促发展,要让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位,缓解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过高的问题,引领新一轮的创业创新的浪潮。

  陆磊:经济平稳增长有利于金融改革顺利推行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陆磊在论坛中分析认为,当前结构调整已经成为宏观调控的主旋律。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推进,总量已经让位于结构,成为金融改革下一阶段考虑的主要目标。

  陆磊分析认为,要完成全面深化金融改革,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总目标,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其分析指出,金融改革不能在高飞不下的经济环境下实施,也不能在硬着陆的经济下实施。如果高飞不下,大家不会有积极性的改革,改革的内升动力就会消失。但若出现硬着陆,首要问题是解决金融不稳定,政府被迫出台保稳定的政策安排和专项救助机制,也会影响改革的推进。

  “所以金融改革一定是在一个软着陆的环境下完成,要为改革营造一个比较好的,比较灵活的、比较宽裕的经济和金融环境,才能够推出一系列从宏观政策框架,到微观市场、机构等相关的金融改革。” 陆磊认为,当前我国PPI仍然在下行,加上各方普遍预期美国会进入加息通道,大宗商品价格也在往下走,此情况下企业生产原材料成本或将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继续压低我国的CPI。其分析指出,在较低的通货膨胀时期,有很多改革性的方案就比较容易出台,当前正是改革的好时机。

  金融改革应该如何改?陆磊分析指出,当前我国经济仍面临融资主体结构性问题,企业规模结构性问题和全球性的结构性问题这三大矛盾。其中,融资主体仍存在结构性矛盾,政府和企业、个人在一个金融市场上,应该拥有比较均衡的或者比较平等的准入权,但近年来出现的政府融资平台问题充分暴露了融资主体的结构性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要发展普惠金融,要让民间资本能够进入金融行业,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

  此外,在金融市场的企业结构上,大中型企业和小微型经济主体的准入难度和获得融资机构的成本并不一样。这个结构性问题就促使我们思考,是不是有其他的更有效方式,无论是从货币政策的制定、或是再融资的方式、新型金融组织上应该有所考量。

  陆磊分析指出,从上述的结构性问题出发,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应该沿着稳定总量、优化结构的方式去发展,在经济布局上需要有一些变化。如自贸区不再是简单政策和资源倾斜的旧模式,而是一种体制和机制的创新。通过自由贸易区规则的制定,让市场跟国际接轨,寻求一种更加有效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规则。如通过负面清单决定政府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企业只要不在负面清单之内都可以做。陆磊表示,要通过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以金融为抓手,完成整个游戏规则的变化。

  此外,陆磊也提出,在金融资源配置的方式上,我国也正通过货币政策框架性的改革,使得未来融资难问题有所解决。通过带动新的金融机构,降低实体经济部门,降低实体经济部门的融资成本和市场准入难度。如广东省金融办近年来推动OTC市场的发展,建设珠海横琴、广州南沙和佛山的千灯湖高新区,都是希望通过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让更多有活力的、有潜力的企业能够不费力地进入到金融市场。

  最后,陆磊指出,要建立一个更加能够衔接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的政策框架,如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既要获得金融稳定,又要在金融稳定的状态下来实现更有效的金融资源配置,以有效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我想这是未来金融改革的基本方法论、出发点和立足点。”陆磊分析表示。

  杨成长:利率反周期性高企需警惕

  申银万国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在论坛中表示,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当前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很多人认为是利率高所导致的,但事实上,利率高并不是准确的表述。更准确地说,当前的不足是利率反周期性的高。

  杨成长解释,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利率反而高企,这是和全球利率走向相悖的。之所以会出现这一局面,根本原因在于金融危机后,世界其他大的经济体主要的动作是去杠杆,但与此同时,中国却在加杠杆。体现在实体经济发展上,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企业负债利率从2010年—2014年上升约20%。据社科院统计,2012年我国企业的负债是GDP的120%,而相形之下,OEC国家负债却只有90%,这也佐证了近年我国企业负债率大幅提升的事实,换句话说,这也是企业财务结构的严重扭曲。

  但金融体系利率高,却并不是一般逻辑倒推能推出来的,而是与我国经济的发展特色密切相关。尽管利率相对高,但我国利率高却不是因为资金供给不足或者资金需求过剩所导致的,罪魁祸首,是由投资带动而增长过旺的企业财务结构扭曲。

  “2009年的投资规模是20万亿多一点,2013年,我们的投资规模是44万亿。2009年,20多万亿投资,银行给10亿信贷,2013年,44万亿投资,银行给8万多信贷,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资金供给明显不够。五年来,银行新增信贷没有增加,但投资已经翻了一倍。”杨成长说。而另外一个方面的问题是资金供给规模太大,M2每年在以13%的速度增长,银行货币资产与GDP的比率已经是全世界最高的国家之一。

  除了利率反周期性高企造成企业财务结构扭曲,杨成长表示,现在的融资体系导致很多企业都必须要借短资长用,由此也产生了不少问题。很多企业把银行的票据融资拿来做长期融资,每三个月滚一期,哪一期滚得稍微不顺就会出问题。此外,近年我国产业结构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现在实体经济发展主要是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但是整个金融市场的融资机构不能跟着变化,还是向传统企业注资,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不过,杨成长也提到,近年中国金融市场进行了很多创新,推了很多衍生品。但金融衍生品的增长过快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市场波动性,也为市场带来了一些隐性或显性的问题。

  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杨成长表示,近年来资金需求旺盛并不是正常的企业经营的资金需求过旺,相反,近年实体经济增长放缓,产能过剩,但资金需求反而旺盛,主要是受投资带动影响,尤其是房地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增长。

  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的GDP是56万亿,单单投资就达到44万亿,而投资若仍按照16%的速度增长,GDP若按7%的速度增长,未来,投资总规模会超过GDP总规模,带来更多问题。

  “而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我国实行的三个‘双轨’制度:资金价格双轨、融资制度双轨和市场双轨(场内场外),而双轨必然出现‘倒爷’,出现寻租现象。”杨成长分析。

  也正是因为有双轨,给了金融机构空子可钻,当市场出现双轨的资金价格,金融机构的“创新”就可能建立在空子上,包括近年来通道融资的兴起、家家金融机构都做资产管理,金融机构之间相互进行资金搭桥。

  ■论坛亮点回顾

  【谈金融改革机遇】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企业要将自贸区作为融入世界的桥头堡

  如果检验全球自贸区的成功经验,我认为三条是核心,即开放、法制和税收。我认为,设在自贸区里的企业,要争取将自贸区作为融入世界的桥头堡。在金融领域的改革和开放,我以为有四方面是应当推进的。第一是利率市场化,第二是汇率国际化,第三是人民币使用扩大化,第四是外汇管理和金融机构管理要进一步实现便利化。

  【谈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关系】

  暨南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杜金岷:实体经济也要练好自身“造血”机制

  当前,人们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还存在一些误读,较为急功近利,认为它是一个短期化、数量化的目标,恨不得央行多放水,这是个不好的倾向。实体经济应该有自身“造血”机制,它有内生的动力来推动其发展。另外,转型是一个漫长的时期。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执行院长王仁曾:金融对产业推动作用不可忽视

  金融作为一个产业,在社会里是必不可少的,它本身不能创造财富,但是可以帮助别的产业创造财富,如果金融做得好,就可以让别的产业创造更好、更多的财富。比如,美国最出名的有三个地方,硅谷、好莱坞和华尔街,其实硅谷和好莱坞的发展依赖于华尔街的支持。

  ■广东权威数据

  广东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巡视员、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发展促进局局长刘小辉:广东金融业占GDP比重明显增加

  去年,广东金融业增加值达到3800亿元,占广东GDP份额的6%以上;一个产业如果达到GDP5%以上就是主导产业,所在金融在广东已经形成了一种产业。现在,全省的金融总资产有19万亿,占全国的1/9,从事金融业的从业人员大约有73万人。与其他省市相比,广东在金融业增加值、社会融资规模、本外币存款等方面的数据都是遥遥领先的,广东是金融大省。

  中国银监会广东监管局副局长任庆华:新型贷款模式支持小微企业融资

  截至2014年11月,辖内银行业为实体经济提供1.15万亿的贷款支持,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1050亿,外贸行业3500亿,新型质押贷款1500亿,通过金融改革盘活辖区贷款质押2500亿,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得到更大力度支持,基本实现农场金融服务村村通,并在南沙设立了广东银监局辖区内首家金融租赁公司。

  未来加快银行业改革的四个方向包括了广覆盖、差异化经营,贴近市场需求,加强风控、精英管理,以及稳健发展。任庆华强调,新常态下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四个重点是支持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推进普惠金融、坚持对内对外开放、深化银行业自身改革。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