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防线生态驱鸟 “土洋结合”综合治理
- 发布时间:2014-12-08 08:35:37 来源:中国民航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讯通讯员 董晶
今年1月~11月,长春机场旅客吞吐量达679万人次,航班量和旅客吞吐量增速在东北四大机场中居于首位,而长春机场鸟击航空器事件发生的数量却远远少于其他机场。
鸟击事件的有效控制,提高了机场运行的安全裕度,对鸟情信息的科学分析和生态治理也使得机场上空不再是人鸟之间硝烟弥漫的战场。长春机场以建立鸟防长效机制为目标,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不仅保障了飞机的飞行安全,也让鸟儿能够在属于自己的净空里自由翱翔。
统一思想
人防先于鸟防
2014年初,吉林机场集团在飞行区管理部成立了净空鸟防室,专门从事长春机场鸟害防治工作。净空鸟防室成立后,逐步完善规章制度和作业流程,并对所有的运行台账进行细化,对鸟防区域进行网格化划分,提高了鸟害防治管理的实用性。
净空鸟防室成立之初,大家总结经验、查阅资料,确定了内外结合、综合治理的鸟防思路。“驱鸟必先养场,”净空鸟防室主管殷明提出,“首先要把场区附近的鸟巢全部捣毁,治理周边区域的水域和杂草,从根本上切断鸟儿的食物链。”然而,在净空鸟防室成立以前,员工在思想上对鸟害防治工作认识得不够深刻,再加上旧的思想观念作祟,老员工心里犯了嘀咕:“这样干能行吗?”为帮助员工突破思想观念的桎梏,飞行区管理部以鸟击事件警示教育为中心开展思想工作,全员齐上阵、领导带头干的风气逐渐形成,员工从最开始的观望到理解,从理解到支持,鸟害防治工作逐步走上正轨。仅5月~9月,净空鸟防室共捣毁鸟巢473个,直接或间接减少周边候鸟1500余只,大大减轻了飞行区内鸟防压力。
三道防线
铺开驱鸟主战线
结合近年来鸟情和鸟类环境适应能力强的特点,在设施布局上筑起了“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由煤气炮组成的“声墙”。净空鸟防室采用集中力量、重点突出的方式,形成东西两端“炮阵”,在跑道内侧形成一个包围圈;同时,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鸟类的习性,不定期在鸟类路径中调整布设煤气炮,不间断地对跑道上的鸟儿进行驱赶。
“第二道防线”是由拦阻网组成的“网墙”。在跑道安全地区以外布设拦阻网231片,防止鸟类从低空进入机场,并独创使用水泥鸟墩对拦阻网进行加固和编号。
“第三道防线”是由人工和驱鸟车组成的“人墙”。驱鸟车全天不间断进行巡视,在跑道两端设置迷彩观测点,时刻关注鸟情,在鸟类迁徙旺季采用专人值守的方式驱赶鸟类。针对鸟击事件多发生在夜间的实际情况,每天日落前对机场围界外树林用车载煤气炮、震爆枪进行一次清理,防止夜鸟栖息树林进入跑道,同时将驱鸟炮定时调整至航班结束后关机,确保夜间航空器运行安全。
生态驱鸟
综合治理常态化
根据往年的鸟情调研报告,净空鸟防室科学研究制定了季节性的防治措施。在鸟类迁徙旺季来临前,明确工作重点,加强场务和鸟防联动作业,及时有效布设驱鸟设施。在加强鸟防工作的同时,又要注重对鸟类的保护。1月~9月,长春机场共放生国家二级以上保护动物100余只。
在驱鸟方法上打破原有的“一支枪、一辆车”模式,实现综合治理常态化。飞行区管理部加大了土面区的平整碾压力度,在确保土面区平整度和草高符合标准的前提下,断绝了鸟类在土面区的水源,间接减少了昆虫数量,割草作业完成后立即喷洒杀虫剂,有效切断了鸟类的食物链。
同时,结合净空巡视,对围界外生态环境进行踏勘,破坏近距离鸟类栖息地。对飞行区排水系统存水区域用拦阻网或风轮进行覆盖,防止鸟类取水,从而遏制了鸟类活动,降低了鸟击概率。
因地制宜
“土洋结合”效果好
每年7月~9月是长春机场的燕子活动高峰期。2014年,长春机场采用化学驱鸟方式,在跑道两侧放置大量氨水箱,道面和土面区喷洒驱鸟剂,利用强刺激性气味驱赶在飞行区内的燕群,使其无法筑巢和产卵,燕子数量较往年大幅减少。
由于今年气候异常,从9月中旬起,长春机场上空猛禽聚集,最多时长春机场上空有100多只猛禽盘旋活动。这种罕见现象出现在长春机场还是首次,导致连续发生了两起低空鸟击事件。飞行区管理部在咨询林科院专家,分析猛禽聚集原因的同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驱鸟方案。根据观察结果,飞行区管理部从各科室抽调车辆和人员全天候不间断驱鸟,专职驱鸟车在道口待命,随时进入跑道驱鸟,东西航向台临界区外各有1辆车蹲守驱鸟,还有一辆驱鸟车以流动方式进行驱鸟。同时,连夜在鸟类经常活动区域布设不规则拦阻网,遏制了鸟击事件的抬头态势。“驱鸟本不是一成不变的,适合的方法就是好的。对科学的、先进的理念我们要学习、效仿;‘土法儿’‘笨法儿’有时候也能起到作用”。殷明将长春机场净空鸟防室的做法概括为“土洋结合”。
从人员思想、整章建制等工作抓起,夯实基础,筑牢“声墙、网墙、人墙”构成的三道坚实防线,以驱赶、放飞取代猎杀,吉林机场集团逐步建立了生态驱鸟常态化机制,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同时结合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勇于创新。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