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大宗商品定价期待“中国好声音”

  • 发布时间:2014-08-31 20:30:51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查贵勇  责任编辑:罗伯特

  

  价格波动风险加剧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特别是铁矿石、铜等大宗商品,但由于缺乏国际定价话语权,我国已成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最大受害者。

  由于定价权的缺失导致我国大豆生产的较大波动和大豆压榨业损失惨重,从而被外资趁虚而入,控制了我国的大豆产业。难以对国际铁矿石市场价格产生影响,我国在国际铁矿石交易中也遭受严重损害,在不平等竞争中承担了巨大的贸易风险。

  对我国钢铁企业来说,铁矿石采购风险主要是铁矿石价格波动导致的;价格波动风险也扩散到部分非大宗商品领域,如纤维板和胶合板作为林产工业的重要产品,上游衔接林业和化工原料,下游涉及家具、装饰、包装和汽车制造等众多产业,但受原材料成本和需求波动等因素影响,其价格波动较大,对我国上下游企业生产经营产生较大影响。

  受国际和国内石油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影响,沥青价格也呈现剧烈波动,给我国沥青生产、流通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较大不利影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聚丙烯生产和消费国,但近年聚丙烯价格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如2010年~2012年价格波幅分别为33%、29%和18%,2013年虽有所放缓,但仍高达10%,而2014年前两个月就已高达12.2%,且卓创资讯预测2014年全年振幅将高达13.6%,2015年虽有所回落,但仍达12.8%,这将严重冲击国内聚丙烯行业及汽车、家电、建材等下游行业的发展。

  综上,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国际化经营进一步提升,企业面对的国际市场价格变动风险亦将持续加剧。

  有效规避价格风险

  诸多研究表明,我国企业承受的价格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商品期货交易的缺失,特别是国内期货市场还没有成为开放性的国际市场,国内企业参与国际期货市场交易受限,期货品种少。因为商品期货交易有利于利用期货市场高效的价格发现和信息传递功能推动形成合理透明的价格体系,有利于管理实体企业价格波动风险,并规范和引导行业发展,促进优势企业提升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有效配合相关产业政策,促进国内相关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针对原油定价权严重缺失的现状,兴业期货研究员施海认为,如能充分利用期货市场发现价格的功能,则可避免因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带来的巨大损失,并提出健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套利机制,上市并开展原油期货交易,建立国内原油市场定价体系等对策。

  吉林大学宋佳宁博士在研究中证明了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在世界农产品贸易的定价当中处于中心地位,而我国期货市场在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定价当中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由此使得我国农产品贸易定价权丧失。

  作为全球首个沥青期货品种,石油沥青期货的推出,可起到价格发现作用,使价格公开化、透明化,将为沥青企业提供管理风险的有效工具,满足企业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需求,帮助企业管理在沥青生产、贸易及道路建设中价格波动的风险,保障我国交通道路的顺利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国石油化工商品期货系列,提升我国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石油类商品的市场影响力;2014年首个期货合约聚丙烯(PP)期货上市,有利于建立科学合理的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为现货企业提供避险工具,健全合成树脂品种系列和套保产业链,服务实体经济。

  总之,发达国家往往借助国际金融市场的话语权、对冲工具等掌控大宗商品等市场,而作为商品需求大国的中国,却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因此,通过发展商品期货,抓住国际商品定价权,早已是业内人士多年的呼吁。

  相对于商品期货,商品期权更具优势。发展商品期权有助于改善期货市场的功能与效率,让机构建立更加稳定的投资组合,降低规避风险的成本,提高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能力,提升行业的素质,夯实期货行业基础,挖掘发展潜力,因此,亦可通过发展商品期权交易来规避市场价格风险。

  自贸区发展带来新机遇

  商品期货交易已成为防范价格风险的主要工具,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快完善期货市场建设,稳步推进期货市场品种创新,进一步发挥期货市场的定价、分散风险、套期保值和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

  上海虽已在期货市场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如2009年,上海期货交易所凭借4.35亿张合约的成交量,一举跨入全球10大衍生品交易所行列;上海期货交易品种已包括铜、燃料油、天然橡胶、黄金、钢铁、沥青、原油、汽柴油、铝、锌、白银、天然气、石化产品等品种;包括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等一批面向国际的交易平台已挂牌成立,但受制于政策限制(如国内期货市场尚未向境外投资者开放),我国期货市场长期游离于国际市场之外,致使上海期货交易发展呈现疲态。2012年,上海期货交易所总成交金额89.2万亿元,仅增长2.63%,远低于全国24.44%的增速;2013年增速虽达35.4%,但仍低于全国56.3%的增速。此外,上海大宗商品期货交易市场量占全国比重也由之前的70%跌至2013年的50%。

  上海应利用自贸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大力发展期货交易,设立商品期货的交割仓库,建立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以降低企业税率负担和经营成本,促进企业与国际贸易接轨,与跨国公司竞争,抢占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份额,逐步争取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防范价格风险。

  努力完善期货市场。如增加交易品种,逐步探索在能源、工业原料、化工和农产品等产业链上推出市场所需要的大宗商品期货和大宗商品指数期货;在期货合约、制度设计中充分考虑并评估各类产品源于期货市场的风险和品种自身特有的风险,设置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有效抵御和防范商品期货品种的风险,从而保障期货市场稳健运行,吸引更多真正有套期保值需求的生产商、贸易商参与商品期货交易,推动期货市场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在此基础上,期货交易所、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等机构可进一步创新避险工具,如研究推出商品期权、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等,以适应期货市场由以商品期货为主→商品期货与金融期货并存→以金融期货为主的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趋势,而其关键在于将品种和工具的创新逐渐由政府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因此上海须尽快建立充分市场化的竞争机制。

  有序扩大市场参与面。如逐步允许境外资金和境外企业参与商品期货交易,逐步开放期货交易的资本和金融账户,以实现期货交易的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稳妥推进期货市场的国际化进程,提升我国在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中的定价影响力。如《上海期货交易所石油沥青注册商品管理规定》已明确申请商品注册企业应是国内外相关商品的生产企业,将境外生产企业纳入其中。此外,可依托在自贸试验区内正式挂牌的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全面引入境外投资者参与我国期货交易,并以此为契机扩大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

  完善期货交割制度。如允许境外期货交易所指定或设立商品期货的交割仓库,进一步研究期货保税交割,以探索期货交易对外开放新路径;提高交割标准品质量标准。在期货合约规则设计中,交割标准品质量标准设计是核心内容之一,关系着市场的安全运行及功能发挥。期货设置较高的交割质量标准,对行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规范引导作用,有利于促进优势企业提升竞争力,做大做强,进而推动行业节能降耗水平的提高,对保护环境和提升资源利用率意义重大。

  研究制订《期货法》。目前,我国银行、信托、保险、证券和证券投资基金等行业都有基本法则对经营、风险防范、监管等作出明确规定,但期货行业立法相对滞后,应尽快出台《期货法》,进一步明确部分基本概念,确立期货交易基本制度,界定和规范期货交易中的禁止性行为,以解决期货行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机制性问题,并对期货市场未来发展所可能面临的问题作出前瞻性的安排。

  积极发展商品期权市场。从全球衍生品交易来看,期权产品的交易规模比期货产品大,但我国存在期货市场产品上市比较少、期权品种不够突出、期权的“再保险”功能薄弱等问题。值得庆幸的是,2013年10月25日,证监会表示,经过十年的筹划,目前商品期权已具备推出条件,正在组织和协调期货交易所、期货公司等市场相关各方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但还需尽快出台《期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加强完善包括品种设计、结算制度、交易主体、交易方式、风险管理、监管措施等内容,并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修订,最终出台《期权法》;根据多样化的客户需求设计期权合约;完善期权交易规则体系,大力推进会员端系统及行情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建设,以降低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引入流动性服务商(做市商)制度以增大市场的流动性;提高客户对期权的认知能力,设立仿真交易经验、资金、资质等门槛;加快培养专业的期权人才;逐步放松管制,调整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充分调动交易所在制度研究和创新方面的积极性。

  值得注意的是,商品期货、期权、人民币衍生产品的开发和使用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管理和金融服务领域的主导权。当前,我国参与的大量贸易(尤其是大宗商品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中的结算、融资等金融服务,相当部分由以外资背景为主的境外金融机构提供,致使此部分金融机构收益和政府税收流失,并在全球产业链管理中不占有主导权。上海自贸试验区“投融资汇兑便利”“人民币跨境使用”“利率市场化”等“自由贸易金融”的健全和发展,有助于推动跨国公司集团结算、财务中心在自贸试验区内集聚,也将推动更为广泛的全球贸易;而与投融资相关的金融服务由我国自贸试验区金融机构提供,在推动我国获取此部分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可提高我国对全球产业链的介入和定价主动权,提升上海国际金融、贸易和经济中心的地位。

  但需注意,中国争取国际商品定价权的前提,首先就是国内价格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商品交易品种的丰富以及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的繁荣。近年来,很多中国企业也意识到此点,并通过发布价格指数与定价报告、推出商品交易平台等来占领商品市场,但相对国际巨头仍显单薄,商品交易平台也曾一度处于较混乱的状态。而2014年1月1日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启用、国家价格研究院正式揭牌、新华上海贵金属交易中心等首批功能性项目正式揭牌入驻,不仅为国内商品交易平台新添生力军,也为中国能争取更多更公平的国际环境带来多重利好。集金融信息采集、发布、数据挖掘、指数研发、价格研究等多重功能于一身的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将力争充分发挥上海作为金融要素聚集地的特殊优势,放大辐射带动效应,为大宗商品定价发出“中国声音”,增强我国在国际经济、金融领域的话语权。

  (作者为上海海关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