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代人 倾情护机组
这里,是位于甘肃省永靖县境内的刘家峡水电站,风光旖旎、碧波荡漾。可这优美景色,似乎与蒲强“绝缘”,他的工作地点是水下20多米深的水轮机班。
“一台水轮发电机的大小,相当于半个篮球场的面积;而机组部件中,间隙最小的地方,甚至比头发丝还要细。”蒲强告诉记者,由于水轮机结构复杂,各种连接螺栓及配合面销钉加起来,有10多种1600多个;加上长期在水下运行,螺栓极易锈蚀。每次检修时,他都认真清点、及时送修,确保安全可靠。
从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硕士毕业后,蒲强不断向老师傅求教学习,摸索并优化水轮机检修工序。去年冬季枯水期1号机A级检修期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蒲强带头连续45天奋战在一线。
为啥这么拼?原因在于,蒲强有强劲的“动力源”——爷爷蒲乃达和父亲蒲良。刘家峡水电站,是我国自主勘测设计、自主制造设备、自主施工安装、自主调试管理的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力发电站,也是新中国156个重点项目之一。1969年,当时的水电部北京勘测设计院撤销后,蒲乃达放弃了北京、成都等可选工作地,动员正读书的两个孩子和妻子一块离开北京,来到刚刚投产急需人才的刘家峡水电站。上世纪70年代,由蒲乃达提出的“异重流排沙”方案,成为刘家峡水电厂汛期与洪峰较量的创新之举。在实践中,已有37亿多吨的泥沙被直接排出水库,实现了以最小的水耗发更多的电。
受蒲乃达影响,蒲良从小立志成为机组安全发电的卫士。他逐步成长为班里的技术骨干。由他管辖的继电保护设备,动作正确率始终保持在100%。
“我们祖孙三代,虽然各自所处的年代不同,但作为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永远不会变!”蒲强说。
源于爱,所以更加热爱
“靠谱、能干、放心!”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六坝镇团庄村,提起包村干部王晓东,村民们赞不绝口,可他自己却难忘刚来时的“囧”。
2012年大学毕业后,通过“三支一扶”招考,22岁的王晓东成为六坝镇一名乡镇干部。
经过5年的锤炼和打磨,王晓东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新的一扇门在他面前打开。后来的工作中,他救助过落水司机、帮助过困难群众、让因贫困而被迫辍学的女孩重返校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更是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放弃和家人以及只有6个月大的儿子共度春节。
2019年,王晓东成为六坝镇团庄村的包村干部。团庄村干旱缺水,传统作物耗水高产值低,村民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如何让村民改良传统种植模式,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王晓东连续奋战两个多月,每天走村入户,因白天有业务工作,只好晚上走访,有时要到深夜两三点才能回宿舍,终于在年前做通了群众工作。
如今的团庄村不仅种小麦和玉米,蔬菜、中草药这些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也成为主要发展方向,村民还通过土地流转和家门口打工增收。打赢了脱贫攻坚战,王晓东没打算离开,问他原因总说,“源于爱,所以更加热爱。”
乡村振兴的洪流滚滚而来,王晓东瞄准团庄村远近闻名的大接杏产业,计划依托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探索“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带领村民进一步增收致富。
为群众办事,我心里舒坦
作为社会救助专干,兰州市西固区牌坊路社区党委委员姜波负责的许多事儿都和钱打交道。有人想钻空子,不符合条件也来找姜波办理,对此,她一概当面回绝:“聘我到这里,就是给党和政府把关的,不能办的绝不办。”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人们的生活,也打乱了姜波的假期计划。姜波毅然放弃休假回到岗位。老人不解:回去上班多危险,万一出事了咋办?但姜波深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社区工作者,在这个关键时期,她决不能退缩和逃避。
牌坊路社区辖区人口6372人,老旧楼院多、外来人口多,人员流动性大,姜波主动要求去情况最复杂的兰棉家属院设卡执守。她和同事们的核心任务是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劝说群众减少外出,全面摸清外来人员情况。
姜波和同事们的努力,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逐渐从最初的不理解、不配合变为自觉减少外出,防控局面一天天得到改观。除此之外,姜波还主动承担起辖区低保人员、特困供养人员以及不便外出群众的生活物资保障工作。她每天穿着红马甲,佩戴着鲜红的党徽,给群众送去物资,并通过电话、微信、短信等动态掌握群众的身体及家庭状况。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姜波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面对荣誉,姜波没有豪言壮语,她所做的就是继续用耐心、细心、关心、责任心对待社区工作中群众的每一件小事。“只要能为群众办事,我心里就舒坦!”
(责任编辑: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