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科学技术部部长阴和俊、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玉卓分别就社会关注热点进行回应。
去年我国实现全年预期发展目标的同时,多方面出现积极向好的变化,体现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正扎实推进。
在科技领域,阴和俊表示,2023年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呈现新气象。从投入看,全年全国研发经费投入超过3.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1%,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4%,其中基础研究投入达到2212亿元,比上年增长9.3%。从产出看,2023年签订技术合同95万项,成交额达到6.1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8.6%;授权发明专利达到92.1万件,比上年增长15.3%等。
在水利建设投资方面,李国英介绍:“2023年,我国水利建设全面提速,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19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这11996亿元投资通过实施41014个水利工程项目完成。”
在粮食安全方面,唐仁健称,2023年,我国实现了“以秋补夏”“以丰补歉”,粮食总产量达到13908亿斤,比上年增产177.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93公斤,比上年增加7公斤,继续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的粮食安全线。
在中央企业发展方面,张玉卓表示,去年,中央企业实现了销售收入40万亿元,增加值10万亿元,利润2.6万亿元,都实现了稳定增长。特别是在投资方面,去年中央企业总投资6.2万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9万亿元,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10%。
随着多方面不断积极向好,我国经济更上一层楼的基础不断夯实,四位部长纷纷表态将在良好基础之上,继续奋力前行。
阴和俊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大科技攻关,进一步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发展要求,深入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持续加强基础研究,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内核。二是加强战略力量建设,也就是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特色优势,建设协同高效的战略科技力量,打造科技强国建设的国家队。三是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大改革力度,强化政策协同,扩大开放合作,汇聚更多的智慧和力量,为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创新动力。
“水是生存之本、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为此,李国英称,国家水网建设的重点任务集中反映在“纲、目、结”三个方面:一是构建国家水网之“纲”,二是织密国家水网之“目”,三是打牢国家水网之“结”。
谈及如何抓好粮食生产,唐仁健表示,将从稳面积、提单产、优服务和强政策等四个方面着手。同时,还要抓好防灾减灾。
对于中央企业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张玉卓从“高”“质”“量”三方面进行阐释。其中,“量”就是量的合理增长,“质”就是质的有效提升,“高”就是高水平的协同。
此外,张玉卓就如何推动央企强化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布局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回应称,可归纳为“源”“升”“态”三方面。首先,技术要有来源。其次,有了技术源头,最主要的是要推进产业升级。一方面,中央企业在传统产业方面布局比较多,现在要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进行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效率。另一方面,产业升级一定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摆在突出位置。最后,是创新生态。
(责任编辑:谭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