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3月9日讯(记者 畅帅帅)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学者加代表双重身份,他怎么看待政府工作报告关于稳增长、民营企业以及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中国网财经对他进行了专访。
提振信心要打组合拳
中国网财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 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 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 运行整体好转。 提振信心、经济复苏是今年的主旋律,您觉得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提振信心,尤其是资本市场的信心?
田轩: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了,现在内需不足还是首要的问题,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的位置上,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目标定在“5%左右”,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提振信心、复苏经济,或者说回到疫情前的发展正轨,将会是今年的主旋律。
在企业端恢复内需、提升信心,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做好企业减税降费的工作,提升投资活力。
从消费者来说,我们应该重点帮扶创造多数工作岗位的中小企业,尤其民营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帮扶是加强就业市场的保证措施,从而能够提振消费的信心。
从资本市场角度看,要以经济复苏政策为指引,积极引导市场预期,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不能大水漫灌,要保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在财政政策上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一些工具,保证财政政策支出的强度。
同时资本市场改革也要基于全面注册制推进的情况,持续丰富完善不同板块之间的上市条件,逐步完善各板块的交易制度,进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引导各类中长期资金的入市,实际上,我们还是希望有更多“耐心的资本”、中长期的资本,以及大的机构投资者进入到资本市场。
我觉得这一系列组合拳做出来将能够提振信心,尤其是资本市场的信心。
复苏关键点在于提振内需、拉动消费
中国网财经:您认为经济复苏的关键点有哪些?复苏速度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
田轩:今年经济复苏的关键点在于提振内需。我国经济发展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需求不足,需求不足主要是内需不足,而内需又包含消费和投资,其实最为主要又是消费的不足。所以我认为复苏的关键点就是消费拉动效应是否能够达到预期。
关于影响经济复苏速度的因素,包括内外两个方面。外部因素是我们现在所处的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输入性的通胀压力仍然比较大,外需边际走弱,这些都会对国内的经济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会削弱我们提振经济政策的效果。
从内部因素来说,目前我国面临资金供需错配,中长期贷款差异化明显,信贷政策的传导机制仍然存在堵点,精细化的政策作用可能受限,阻碍有效投资,最终不利于提振消费政策的落实。
同时,对于促消费的具体措施,我认为要从三个角度看:
一个是要让老百姓叫有钱花。从短期来看,有钱花实际上就是要扩大就业,让老百姓有稳定的收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要创造1200万个新增就业机会。老百姓有了工作,就有一个稳定的现金流,这样才有钱去花。所以短期内我们要大力提升就业。
二是从中长期来说,要让老百姓敢花钱。我们要思考为什么老百姓不敢花钱?当然有中国历史形成的原因,储蓄率相对比较高,但是客观上讲,我们也确确实实有一些让老百姓不敢花钱的所谓“几座大山”。比如说像住房、养老、托育、教育、医疗等,这些都是让老百姓不敢花钱的“大山”,所以我觉得从民生角度讲,应该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让他敢花钱。
第三方面是有地方花钱。实际上就是从供给侧、供给端要提升消费的质量,创造新型的消费场景,让老百姓提升消费的品质,实际上就是消费升级。让老百姓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和商品,这样他有地方去花钱。
总结来看,扩大内需在短期内我们要解决就业问题,中长期解决后顾之忧,同时提供更好的消费服务供给,这是提振内需,尤其是提振消费等重要抓手。
为民企营造健康稳定包容的市场环境
中国网财经: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民营企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建设,离不开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您认为应该如何提振民 营企业的信心,如何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助力经济复苏?
田轩: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贡献了50% 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可以看到,民营企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客观上讲,因为三年疫情,民营企业或者民营经济出现预期不稳、信心不足的情况,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我们要稳定民营企业家的预期,提振他们的信心,我觉得这是当前工作重要的抓手。
如何提振民营企业的信心?我认为是要从多方面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稳定包容的市场环境。我在我的代表建议里也提了,一方面要调整民营经济的战略定位,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都要健康的发展,要支持非公有经济经济的发展。
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们需要给民营经济一个更重要的战略定位,来保证民营企业社会身份地位的公正性,完善顶层设计和制度,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法制化、市场化的原则,保证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稳定。同时,我们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商业各方面的供给和服务质量,促成开放有序公平竞争,秩序规范的市场格局。
第二个要强化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的保护。落实市场化、法制化的思维,完善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的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机构体系的建设,鼓励民营资本在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领域来加大投资。第二条实际上就是法制化,要更好地保护民营企业家。
第三方面,这三年很多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的民营企业出现了经营困难,所以我们要建立筑企纾困的常态化机制,降低民营企业制度性交易和经营的成本,帮助民营企业减负担。同时要鼓励社会力量,以市场化的手段来参与民间投资,充分释放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
“5%左右”GDP目标是留有余地的
中国网财经:今年GDP增速目标设定的是“5%左右”,您怎么评价这一目标?
田轩:今年我们将GDP增速目标设定为“5%左右”,首先肯定是非常合理的,它是基于我们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等因素综合考量,同时我觉得是相对谨慎的。
当然5%也有一个很好的象征意义,有学者做过一个测算,我们要达到2035的发展目标,那么我们基本上是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由此推算,从2020年开始,这15年我们平均的GDP增长率应该是4.8%。今年定在“5%左右”是比平均增长率高一些的,实际上也是和我们国家潜在经济增长相匹配的。
我们测算我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是在5.3%-5.5%,所以总体来说,我觉得“5%左右”是留有余地的,我对我国2023年能够实现这样一个很好的经济增长非常有信心,相信我们的经济增长目标能够顺利实现。
(责任编辑:杨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