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联合百度发布的《大数据看2022年全国两会关注与期待》显示,“乡村振兴”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十大关注话题之一。
今年,不仅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重点加强乡村振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今年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也纷纷围绕乡村振兴如何发力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构建乡村产业发展新格局
针对农业生产和乡村振兴工作,前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三个指导方向,一是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二是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三是扎实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据悉,2021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64亿亩,比上年增加1295万亩,增长0.7%,连续两年实现增长。与此同时,去年我国粮食产量达1.37万亿斤,创历史新高。
民革中央副主席、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王红认为,应构建以乡村特色为基础、以城乡融合为推力、以农民创业为抓手的乡村产业发展新格局,实现稳定脱贫,推动乡村振兴。
全国政协委员、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傅军表示,脱贫攻坚转入乡村振兴后,随着工作方式向更加注重乡村自我造血转变、工作重点向更加注重推动区域发展转变、帮扶举措向更加注重发挥市场作用转变,需要更多企业更加广泛更加充分地参与进来,并发挥作用。
“推进乡村振兴,民营企业是重要力量,应发挥积极作用。”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李汉宇建议,加大财政金融支持涉农项目力度,完善贷款贴息、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加强农村金融创新,鼓励建立涉农专业贷款担保机构,扩大农村抵押担保物范围,进一步降低贷款门槛。使民营企业在乡村有事可做,民间资本下乡有利可图。
资本下乡促城乡平衡发展
伴随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的转型升级,资本与金融市场已成为各产业链条中新旧动能转换的“助推器”。让资本与金融“下乡”更好地服务与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是发挥资源配置功能的重要体现。
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发挥资本市场在推动城乡区域平衡中的作用。第一,要加大资本市场对农民、牧民、低收入阶层及中小城镇居民的金融服务,改变当前我国居民资产配置中房产、储蓄占比高,保险保障占比低的结构性失衡,让各地居民都更好享受经济改革的成果。第二,要通过发展资本市场推动欠发达地区的实体经济发展。
“一方面,要通过服务产业链,促进我国欠发达地区的支柱产业链、特色产业链更加健全完整;另一方面,要通过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来丰富欠发达地区的上市资源,从而激发地方经济活力。”杨成长说。
“金融服务支撑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更是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举措。”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相比于城市,乡村振兴面临着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乡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需要增加“草根”金融服务的覆盖面。资本市场要发挥资金融通的作用,为农业农村类上市公司赋能,帮助其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引导农业类上市企业创新发展,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责任编辑: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