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3月7日讯(记者 朱赫)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和往年一样,乡村振兴再次成为举国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关于百姓关心的“菜篮子”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生猪产能调控,抓好畜禽、水产、蔬菜等生产供应,充实“菜篮子”;关于乡村产业发展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劳务协作、职业技能培训,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发展乡村产业。
就在不久前,一份关于乡村振兴的重磅文件——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文件提出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项重点”。
怎样破解“猪周期”难题?乡村产业发展如何破局?“三项重点”如何解读? “直播带货”如何助力乡村振兴?“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有何深意?关于以上问题,中国网财经记者专访了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照新。
(受访者供图)
怎样破解“猪周期”难题?张照新提出四点建议
中国网财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生猪产能调控,抓好畜禽、水产、蔬菜等生产供应。近期猪价持续下行,猪市行情不断探底,多家上市猪企业绩亏损。具体来看,怎样破解“猪周期”难题,使供应、价格相对稳定?
张照新:对于破解“猪周期”难题,我认为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正确认识“猪周期”和市场变化。无论是生猪生产还是猪肉需求,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比如生猪生产,受饲料供给、疫病、技术变革以及政策变化等原因,其供给始终处于持续调整中;而需求同样受季节变化、关联市场、消费偏好等多种因素影响,数量也不断变化,从而导致供需出现不均衡。而市场机制的核心就是通过价格变化调节生产和需求,从而使供需趋于平衡。因此,生产供给和需求都存在正常变动,甚至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变动。因此,希望生猪生产、供求保持平稳,价格保持不变,是不切实际的。应增强定力,允许市场存在一定的幅度的波动和调整。
二是完善支持政策的触发机制和退出机制,避免频繁人为和行政干预。要深入研究生猪供给和需求特点,研究合理波动的范围和幅度,界定需要调节政策实施的标准和门槛,完善支持政策的实施机制,并建立政策退出机制,形成公开化、透明化的支持政策制度安排,让市场预期更加稳定,从而更好发挥市场作用。尽量避免临时性出台各种干预政策和支持政策,不但起不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反而加剧市场波动。
三是提高生猪产业的组织化水平。随着我国生猪产业规模化养殖比重大幅提升,经营主体生产行为更加理性,为生猪产业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应推动生猪生产与加工、流通等环节强化联合合作,从而更好的产需衔接;另一方面,加强生猪协会组织建设,通过协会引导和服务,推动生猪产业稳定发展。
四是强化各种涉农政策评估。从近年来看,生猪产业波动,既有产业自身的原因,也有很多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如环保政策就是一度影响生猪产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应加强政策前置评估,对政策出台后潜在的影响进行更加充分的评估和预判,防止政策对产业带来不良影响。
从延链、补链、强链着手 破解乡村产业发展难题
中国网财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乡村产业。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通过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来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在人口老龄化、农村劳动力流失的当下,乡村产业发展如何破局?怎样创造有吸引力的工作岗位,留住年轻人?
张照新:要破解乡村产业发展难题,要从延链、补链、强链着手。
一是延长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对乡村资源全方位立体式开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和农村电商。特别是发展鼓励和引导发展电商、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增强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二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协作协同水平,提升乡村产业的质量效益水平,通过县域统筹布局、县镇村联动,引导产业向县域有序梯度转移,形成“一县一业”格局,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让农业产业链增值收益留在县域,让农民收益。
三是补上农村商业物流体系短板,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加快农村物流快递网点布局,加快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进农产品产业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
在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大力推动产业数字化进程,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增强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一方面,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创新业态,发展电商、短视频直播带货,支持发展数字信息服务业,充分发挥年轻人自身的教育水平高的优势,开展创业创新;另一方面,利用数字化、物联网技术赋能乡村产业,提高产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特别是加快数字化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提高农业生产环节的数字化水平,降低劳动力强度,让生产过程更加舒适,吸引年轻人更愿意参与乡村产业发展。
“三项重点”是乡村振兴战略主要着力点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首要任务
中国网财经: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项重点”,对此,您怎样解读?
张照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三项工作”,这主要是按照“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对2022年工作的部署。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经过四年多来的统筹谋划,顶层设计基本完成,构建了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战略转入全面施工阶段。今年这三项重点工作则是“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具体落实。这三项重点工作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着力点。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也是乡村发展的物质基础;乡村建设行动是“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行动,也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宜居宜业的重大举措;乡村治理则是加强农村组织建设,完善农村共商共建的善治体系,建设和谐平安乡村。
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农副产品直播带货 张照新:两方面举措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中国网财经: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促进农副产品直播带货规范健康发展。“直播带货”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有何考虑?当前直播带货行业十分火热,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何在具体实践中规避?
张照新:“数商兴农”工程顺应数字乡村发展发展趋势,对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直播带货”近一两年快速发展,成为农村年轻人创业的一个重要方式,同时也为农产品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产品拓展销售渠道、提高附加值创造了条件。
今年把直播带货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要从两个方面看:一方面直播带货已经成为未来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方式,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国家对这种方式给予充分的重视。二是当前直播带货迅猛发展,确实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度炒作、质量保证等,需要加以规范。因此,文件提出要规范健康发展。
要推动农副产品直播带货行业的健康发展,应该从如下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加快推动农业生产的“三品一标”行动。即推动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推动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生产。合格农产品是生产出来的,通过推动生产环节标准化,建立农产品从生产、加工、流通的全程质量追溯体系,是保障农产品质量的根本保证。
二是推动电商平台完善合规管理。由于不同的直播平台特点不同,政府部门监管难度较大,因此应推动直播平台企业完善内部合规管理和监管制度,对各种过度炒作、以次充好行为进行打击和查处。
如何“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坚持以农民为中心、规划先行、质量优先、县域统筹
中国网财经: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到,要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相关内容。如何避免盲目拆旧村建新村、超越发展阶段搞大融资大开发大建设,防范村级债务风险,因地制宜推进乡村发展?
张照新: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完善乡村建设实施机制,避免建设中出现超越发展阶段搞大融资、大开发、大建设的现象,避免无效投入造成浪费,同时也防范村级债务风险。这个实施机制是各地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遵循。
具体来说,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坚持以农民为中心。让农民充分参与村庄规划编制和村庄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制定,真正体现农民的意愿和诉求,提高农民对乡村建设行动的满意度。
二是坚持规划先行。要立足现有基础,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规划,不能照搬照抄,不能超越发展阶段搞大拆大建,避免无效投入和资源浪费,确保乡村建设的方向不走偏。
三是坚持质量优先。乡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要把握好乡村建设的时度效,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高质量完成乡村建设行动的目标和任务。
四是坚持县域统筹。要以县城为平台和抓手,合理布局县域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现县乡村基本功能衔接互补,把县域打造成连接工农、融合城乡的基本单元和重要纽带,加快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责任编辑: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