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3月11日讯(记者 李春晖)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出炉,提交人代会审查。
如何理解“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的新提法?如何推进新任务、实现新目标?对此,中国网财经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
以下为文字实录:
“产业基础高级化”是制造强国的关键问题
中国网财经:“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产业基础高级化”对于我国“十四五”制造业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黄群慧:要想真正理解产业基础能力高级化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深刻含义,需要从我国企业和产业的价值链来谈。价值链理论是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基础理论。
产业基础能力是产业和产业体系形成发展的基础性支撑的保障条件和综合实力,尤其是在基础核心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技术、基础动力和基础软件等方面的生产研发条件和力量。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必须不断提高产业基础能力、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水平提升。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时代,产业基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国和地区的企业整体上参与全球价值链产业分工中所处地位,以及对构建全球价值链所拥有的治理权力或者控制能力。由于价值链地位决定了产业链供应链水平,产业基础能力高级化水平进而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需要持续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这种全球化过程。但我们大多数是引进可复制、可模仿的技术,结果我们产业基础能力很多都是属于模仿型的。而原创型的、核心关键的技术能力,其实是并不具备的。这种产业基础能力的相对薄弱,就决定了我们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中低端的地位。
这次“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把它作为制造强国战略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提出来了。实际上2019年以来,中央文件里也在反复提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
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冲击的大背景下,基于已有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形成的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和地位也受到了极大挑战。我们需要从工业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共性技术基础等方面进行突破,最后实现产业基础能力的高级化。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最终提高我们在整个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所以说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是制造强国战略的最关键问题。
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企业为创新主体
中国网财经:谁是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的核心力量,企业和政府在其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
黄群慧:产业基础高级化的核心,还是一个创新能力问题。现在看来,我们必须把政府和企业很好地结合起来。首先,政府要发挥它的规划、引导作用,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的作用。但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还是在企业,尤其是像工业“四基”,还是要通过企业创新来推进我们这种产业基础能力的提升。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方面,“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也给予了很重要的篇幅,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实际上我们要创造一个政府、科研机构、企业都能协同发挥作用的创新生态。政府发挥引导规划的作用,企业发挥创新主体的作用,他们共同存在于一个融洽的创新生态当中。这种创新生态是有利于我们实现产业基础能力改善和提升的。
按照“三化”要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网财经: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应该怎么理解这“三化”?
黄群慧:“融合化”实际上是指制造业和服务业,也就是现代制造业和先进服务业之间要融合。融合的结果就会产生战略性新兴产业。实际上现在我们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部分都是这种融合的产物。制造业只有和服务业创新结合在一起,尤其是和科研创新结合在一起,才会诞生所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所谓的“生态化”,是借鉴了自然界的生态概念,是指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须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这里的“生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各个主体或相关方是互相依存的,二是说他们是逐步演进的,有一个演进的路径的。
还有一个“集群化”。产业集群就是把一个产业成长的各方面要素和各个相关产业,在一个地区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集中,我们叫产业集聚。这也是产业经济学里经常分析的产业集聚现象。这种产业集群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有很多例子,像温州“鞋都”,就是一个生产鞋的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来发展也是有这么个道理。要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把这些相关的要素和产业在一个地方集聚从而为作为配套相互支撑,这会极大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所以提出这“三化”(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正是符合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发展的三方面规律。
从“未来产业”中孵化更多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网财经:“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前瞻谋划未来产业”。未来产业是指什么呢?为什么要在这方面作出部署呢?
黄群慧:“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把未来产业放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而且专门为未来产业包括的领域列了一个表格,比如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等。
对于未来产业的定义,我们可以这样想,把我们最初的科学研究和最终的产业作为一个连续的光谱。很多我们生活中常接触的市场化的产业,其最初的创意是来自于一种基础的科学研究原理。从原理到真正产业化,到市场接受,这中间有个无数个过程。
我们常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从现在来看,它是很具有战略意义、很重要,而且对经济有支撑作用的产业。但是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最初,也是从一些基础科学的前沿性创新发展而来的,也就是说在这个连续的光谱中,未来产业应该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前期产业。
所以我们要预测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以后,那时的科技会怎样?会有什么样的重大的变革?这些重大的变革又会形成什么样的新产业?
当然这个风险很大,因为不确定性很高。现在的一些未来产业,只是从实验室技术,甚至只是基于一些原理、一些想法,推导出它们在未来有可能形成重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在判断它能形成,但将来未必一定能形成。
但是现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了,尤其新工业革命到来了。在这种技术变革的大潮中,我们须对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有一定的把握。比方说类脑智能、基因技术、量子信息等等,虽然现在还没有突破,但是现在能判断出未来应该会有突破。那么围绕这些突破形成的产业,就是所谓的未来产业。未来产业比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前沿。
因为这次规划草案中我们甚至要规划到2035年的远景目标,把未来产业提到重要位置,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前瞻性的,尤其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至关重要的举措。
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 创造经济增长新动能
中国网财经:在服务业发展方面,规划纲要草案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要求。生产性服务业的繁荣,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起什么作用?
黄群慧:生产性服务业要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实际上我们经常把产业分类为制造业、服务业或者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这是人们为了研究需要而做出的一种分类。但是从产业发展的趋势看,这些分类逐渐在融合。有很多产业很难说清是归为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也就是说,产业融合发展是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大趋势。
现在有两个比较流行的词,一个叫做制造业服务化。就是说把制造业里很多内容都已经转成了服务。以价值链为例,起初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是价值链的不同环节,以前的制造企业常说“我只做中间制造的环节”,但是现在来看,领先的制造企业可以提供包括从研发到售后的“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这就是制造业向服务业去融合、去延伸。
还有一个词叫服务型制造。它的内涵与制造业服务化是一样的,只是站在不一样的角度。制造业服务化相当于把制造业往服务方向去推。服务型制造则是把那种做服务的、围绕制造业的服务,融到制造业里头。如果说制造业服务化可以归到第三产业,服务型制造又可以归到第二产业,但实际上它们所做的事情是一样的,都是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
现在我们要把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进行更深度的融合,融合以后会产生很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即我们经常提的“三新”。“三新”占我国GDP的比重已经越来越大。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时“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16.3%。
未来我们还要进一步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首先就是把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只有融合了才能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如果没有这种深度融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也很难实现。
而且融合以后,制造业企业直接向终端消费者提供服务,加上当今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背景下,可以利用信息化平台更好地服务消费者。同时产生一系列的新的商业生态、商业模式。
另外从价值链理论看,价值链上的一些高附加值环节,也可以跟制造业融合。以前认为制造环节是低成本、低附加值,现在看来不是这样。我们把制造环节和价值链其他各个环节都融合在一起,慢慢地制造企业也会创造很高的附加值。这样有利于实现整个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以技术创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中国网财经: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黄群慧:我们这次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应该说是对我们产业绿色化发展的一个很高的要求。毕竟中国拥有如此庞大体量的制造业和工业。
而我们要求自己完成这样一个很高的目标,是基于我们对现代产业发展趋势的把握。绿色化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和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的必然要求。
当然碳达峰、碳中和对很多产业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最重头的应该是能源。能源行业面临着一场转型、一场革命。只有加快这种转型和革命,才能保障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如期实现。
这一方面要通过技术创新去适应这种绿色化的发展要求。把绿色化和智能化结合起来,通过这种信息技术的融合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把各种技术应用起来去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要从自身发展战略上,给予它高度的重视。如果不从长远发展战略上高度重视,认为碳达峰和碳中和是未来几十年的事情,只顾眼前问题,企业就很难适应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另外从国家政策层面,为了保证我们的经济稳定、可持续的发展,一方面提出这种高要求,另一方面要为了实现这种高要求,准备好各种相应的政策工具,包括深化科技、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很重要也的确有挑战的目标要求。从产业到企业都会面临相应的难题。但是我们必须面对这些难题,解决这些难题,最终实现我们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责任编辑: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