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改革实践,我们认识到,决不能不克服市场的盲目性,也不能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要努力将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结合得更好一些,这是一个止于至善的过程。”在23日上午的全国政协经济界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委员发言后这样说道。
理顺市场与政府,协调改革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直以来是全国两会的重要议题。
在今年的两会上,“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代表委员和专家强烈共鸣。
代表委员们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系列的表述,不仅体现党中央对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视,更彰显出中央持续深化改革的决心和定力,将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实现经济新突破。
推动要素市场化利改革
“困难挑战越大,越要深化改革”。22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人才流动,培育技术和数据市场,激活各类要素潜能”,“国企要聚焦主责主业,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等一系列关于体制机制改革的表述。
“要把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作为改革核心。”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告诉人民网记者。
5月23日,在全国政协经济界联组会上,杨成长以“制定‘十四五’规划需要新视角”为主题作发言,并从问题、企业家、完善市场机制和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差异性四方面进行具体说明。“健全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大幅度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条件。”杨成长说。
杨成长建议,在制定“十四五”规划时,就需要考虑如何利用市场机制来帮助实现规划,尤其是要素市场化改革。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健全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最重要的是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推动要素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落实市场化改革提信心
后疫情时代,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各类挑战层出不穷,中国始终以改革破题,增强经济内生动力,因为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成为中国坚持深化改革不动摇的一条主线。”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秘书长王济光说,接连落地的改革举措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在两会召开前夕,中央连续发布两个重要的改革文件,宣示了新一轮市场化改革的坚定决心。
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公布,明确要素市场制度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改革任务。
5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正式出炉,针对市场激励不足、要素流动不畅、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微观经济活力不强等问题进行了集中部署。
在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茂兴看来,当前全球疫情蔓延,国内经济发展面临风险前所未有,此时更需要依托经济制度优势为国家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当前仍要更大限度地激发我国各类市场主体活力。”黄茂兴如是说。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李政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市场主体有活力则中国经济有活力。在当前背景下,增强微观主体活力特别是民营企业活力对于提振市场信心,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畅通内外循环促发展
下一步如何全面深化改革?王济光建议,一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安全;二是加大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力度,真正将企业作为创新主体;三是坚持国内投资与消费双轮驱动,专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中国不仅有14亿人的消费者投资市场,也有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代表委员建议,应充分发挥内需市场功能,让需求端和供给端形成良性互动。
杨成长建议,在制定“十四五”规划时,可以从企业家视角出发,因为企业家是发现商机、组织要素生产并承担投资风险者,是创新的推动者。“如果从企业家视角去制定规划和审视规划,就能激发投资热情,真正做到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经济恢复增长的关键在于打破循环的‘肠梗阻’。要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内外循环形成良性互动。”杨成长说。
“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内需市场优势,绝不意味着关起门来搞发展,应该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主席肖钢说。
《读懂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相关阅读:
经济新优势如何打造?政府工作报告再提数字经济引热议
经济新增长点何处寻?以市场机制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5G新基建如何建? 融入百业服务大众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