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的邹彬已经不知道手里摸过多少块砖,砌过多少面墙。从初中没毕业到代表中国建筑工人拿到世界大奖,再到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他说,是知识改变了命运,农民工群体也应该有自己的归属感,也值得被尊敬。
邹彬是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项目砌体质量管理员。1995年出生在湖南新化一个贫困山区,16岁初中没毕业就跟随父母来到城里工地上打零工,由于勤奋好学,19岁那年,他代表中建集团参加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选拔赛,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国家集训队;20岁更是代表中国建筑工人在巴西获世界技能大赛优胜奖,实现了中国在砌筑项目零的突破。
2018年2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邹彬在建筑工地给工友“打样”。(受访者供图)
2018年,邹彬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履职三年来一直关注农民工群体,“自己就是从农民工走出来的,要为农民工代言。”邹彬说。
近几年,邹彬一直建议加强农民工就业和技能培训,呼吁社会关注农民工群体。今年他仍聚焦农民工技能培训这部分,希望继续推进落实。除此之外,今年邹彬还建议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农民工转型为产业工人,强调新生代农民工需要归属感。
事实上,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农民工总量逾2.9亿人。随着社会对农民工群体的关注,保护农民工权益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邹彬走访调研中,他发现农民工还有很多顾虑。
“现在技能培训、比赛越来越多,农民工有更多学习进步的机会。但是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参加技能培训就意味着短期内看不到经济效益,对于养家糊口的人来说,即使想学技术,但是现实也不允许。”邹彬具体向记者解释,这背后就是农民工归属感的问题。归属感不仅是对农民工这个职业的认同,更是他们的子女教育、医疗等这些社会资源要得到保障。“只有让农民工没有后顾之忧,才能有更多提升的机会。”
对此,邹彬建议,新生代农民工需要向产业工人转型,新生代农民工需要归属感。
根据全国总工会的界定,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为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比老一代农民工更注重工作环境和权益保障,但其职业技能仍有待提升。
邹彬认为,提升职业技能至关重要。在他看来,新生代的“新”就是当下农民工能跟上新时代,学习新技术,不再只是出卖劳动力,而是能主动学习提升自己,成就新生活。
2017年5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邹彬在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五四”青年座谈会上分享世赛经历。(受访者供图)
如今建筑行业对新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疫情的影响更是让人看到专业型人才的紧俏。邹彬调研发现,建筑行业现在面临“60后”工人即将退休、“70后”多是靠经验积累、专业技能不突出,新生代“80、90后”人群从事建筑行业相对较少等问题。他认为,要想改变现状,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归属感是关键。
从现在来看,邹彬坦言,农民工群体的形象仍有较大改善空间。要想获得更多社会认可,政策保障是一方面,还需要农民工从内因起作用,提高自身技能。内外因结合,改变农民工群体整体社会地位。
“自己原来在工地上做小工时,也是为了谋生,想着做一天赚一天的钱。很多的农民工也都是我这样的想法。”邹彬坦言,是知识改变了命运,他也想让更多的农民工也通过学习成为技术型人才,这样新生代产业工人才会有越来越广阔的发展前景。“时代在进步,农民工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邹彬说。
“95后”“全国人大代表”“农民工”“全国技术能手”......邹彬身上有很多标签,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他告诉记者,自己最喜欢农民工这个身份,因为出身农村、成长在工地、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工。“我还是挺自豪的,行行出状元,砌墙看似不起眼,但这是每一栋建筑拔地而起的基础,也都需要一种工匠精神。”
2019年全国两会之后,邹彬报名了成人自考。他说想读本科,因为自己就是从事质量保障工作,需要理论和实践想结合。“过去一年已经考了一半了,很有收获。每天在工地上指导农民工师傅们,也是不断学习,同时和他们交流,我也了解了他们最迫切的需求。”邹彬说。
(责任编辑: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