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在即,关于GDP的讨论热度越来越高。在疫情冲击下,我国今年GDP增速能达到多少?对于这个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近日在一场在线论坛上作了深入分析。
林毅夫表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必须放眼新冠疫情对全世界的冲击,才能更好地了解对中国的冲击到底会有多大,以及中国究竟应该如何应对。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已经连续调低发达国家及世界经济增长预期。3月份新冠肺炎成为全球大流行病之后,美国成为重灾区,遭到巨大的金融、经济与社会冲击。
林毅夫认为,我国经济增长目标要考虑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他分析称,今年不能指望出口拉动经济,经济增长必需更多地依靠国内。中国要想达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使GDP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人均收入也在2010年的水平上翻一番,今年的GDP增长率就要达到5.6%,过去常谈中国GDP还有年均8%增长的潜力,在正常情况下,即使国际经济情况不好,靠国内的投资和消费达到5.6%的增长甚至更高,应该不难。但是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不遇的大传染病,它影响到需求面也影响到供给面,影响国内也影响国外。在这个突然冲击之下,我国今年一季度GDP增速为-6.8%,加大了二三四季度的经济增长压力。
林毅夫说,如果第三、四季度能够反弹到10%,今年的增长率预计可达3%-4%。要实现全年5.6%以上的增长,第三、四季度则必须达到15%以上。对中国来讲,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相当大的空间,再加上政府的执行能力,真要努力,这个目标并非不可达到。但是考虑到新冠疫情还没有疫苗,而且疫情还很有可能从欧美击鼓传花般蔓延到印度、拉丁美洲、非洲等地区,不仅影响面扩大,而且很可能像1918年的大流感那样出现第二轮暴发的风险,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可能比第一轮还严重,就更麻烦。
由于高度的不确定性,林毅夫认为,政策应该给明年和后年留下一些空间。“如果第三季度、第四季度能够达到10%的增长反弹,全年经济增长率将为3-4%,与原来预期的5.6%还有距离,两个翻一番的目标今年难于实现。但是考虑到全球的经济增长是负3%,中国能达到3%以上,已经高出全球6个百分点,相当了不起。”林毅夫说,建党一百年是2021年,在碰到百年不遇的大传染病时,把原本要提前一年实现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延期到明年建党一百年时实现,应该是可以接受的。
对于提振经济的做法,林毅夫表示,中国按过去应对经济危机的经验提出了新基建,这既能创造投资需求,还能给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这个好的经验当然还要继续。但是单单靠传统的基建投资或新基建并不够,这些投资在创造就业、提高收入、增加消费方面会有时间差。发消费券的好处是相当于增加家庭的收入和消费的可能性,而且如果能发得精准,还能更好地对冲当地受疫情冲击最大的企业或产业,从而通过引导消费实现精准救助,“一石双鸟”,既保了家庭,又保了企业。
(责任编辑:杨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