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宏观数据描绘经济脉络,从细微之处透析发展机遇。中国网财经《财访间》栏目聚焦“低碳中国”,专访能源、气候等领域专家学者,解题碳达峰、碳中和。
中国网财经7月8日讯(记者 王晨曦)目前建材行业面临能耗双控的压力,建材行业该如何破局?双碳目标对企业提出了哪些挑战?带来了哪些机遇?企业如何平衡碳中和成本与为股东创造价值之间的关系?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世界水泥协会主席宋志平就建材行业转型和“双碳”目标下企业面对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
双碳目标下,建材行业该如何破局转型?
目前建材行业面临能耗双控的压力,建材行业该如何破局?如何实现碳中和时代的发展转型?
宋志平指出,一是进行结构调整。随着整个市场下行和需求量的减弱,对供应方来讲,要淘汰落后的产能。二是实行错峰生产,这样能够缓解供需矛盾,维持合理的价格。三是调整产品结构,产品要从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在下行期和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企业要进行产品细分,即依据差异化提供一些高端的、有特色的产品。再以水泥举例,日本的特种水泥有一百多种,而我国现在有七十多种。我们可以把特种水泥推出来,推出有特色的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
再提到建材行业对“双碳”的影响时,宋志平表示,因为建材是一个对环境影响比较大的行业。水泥烧一吨熟料大约释放0.7吨的二氧化碳,如果每年我国烧18亿吨熟料,大概会有十亿吨左右的二氧化碳排放。
从建材领域来讲,水泥行业从这几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尽量提高标号,过去是“325”,现在是“425”和“525”。提高标号可以减少水泥的用量,水泥强度很高,就能减少石灰石的煅烧,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另外,在整个生产的过程中,进行节能减排的技术安排,比如余热发电。同时,还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等,来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这些节能减排的措施可以进一步减少水泥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宋志平还提到,现在也在探讨水泥厂排放的二氧化碳能不能进行碳捕捉。最近某水泥企业 和大连理工大学合作进行碳捕捉的尝试,也有希望把二氧化碳能够排到蔬菜大棚里去。其实二氧化碳是农作物的生长的养分,它们都需要二氧化碳,植物在光合作用下,会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发挥固碳作用,这也是一种二氧化碳的应用。
企业如何平衡碳中和成本与为股东创造价值?
双碳目标对企业提出了哪些挑战?带来了哪些机遇?企业如何平衡碳中和成本与为股东创造价值之间的关系?
宋志平指出,实现碳中和需要一个过程,一步一步地去完成。对企业来讲,一方面要做到煤的清洁使用,同时节能也非常重要。企业必须用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和结构调整,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宋志平认为,企业在碳中和的过程中,成本确实也会逐渐提高。但问题要一分为二看,碳中和下成本会提高,但是同时市场上也会给予公司更高的价值,这也是很重要的。比如刚才讲到传统的“325”水泥是一个价格,而市场会给“425”和“525”的水泥更高的价格。所以生产低碳产品,虽然成本高,但市场上的价格也更好,因此企业不能只盯着成本,还要盯着产品的价值和价格。
再从从企业价值来看,宋志平指出,上市公司不光是要募集资金,最重要的是给股东创造价值。如果一个企业在环境上投入多,同时二氧化碳排放比较少,市场也会给企业更高的估值。目前,全世界的投资者都非常注重ESG指数,衡量一个企业在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这些方面做得如何。未来,关于企业价值的理念也会随之改变,不会因为高耗能和高排放的低成本,创造了高利润而给予高价值。
“在环保和低碳上进行投入,虽然可能影响一些当期的利润,但是长期来看,这个企业是有未来的,市场会给予很高的估值。作为企业来讲,一定要把我们未来的价值和绿色低碳发展密切结合起来,未来的经济社会一定向着这样的方向发展。”宋志平说。
(责任编辑:畅帅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