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3月4日讯(记者 郭伟莹) 今日起,2024年全国两会将正式拉开帷幕。中国网财经记者获悉,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太保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周燕芳带来多份议案。其中一份聚焦在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及筛查能力建设。
周燕芳指出,心脑血管疾病是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流行,罹患心血管病风险的人群规模日益庞大。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的负担正在持续加重,其防治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而基层医疗机构是提供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服务的重要力量。加强基层医疗机构针对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及筛查能力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是对抗心脑血管疾病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新时代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使命聚焦在“以防为主,防治并重”方面。一方面需要增强基层医院与社区医院的作用,促进医生对于居民的健康监督行为、疾病登记行为(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定期监测),根据医务人员的业务量进行考核与奖励,调动基层医疗机构对于慢性病预防控制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商业保险公司的力量,加大疾病筛查、防治宣传和管理措施的落地。具体建议如下:
1.加强基层医院建设,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公共财政投入,提高和改善针对心脑血管病的筛查及诊疗设备。例如,临床常用的冠心病诊断方式很多,包括血液学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脉CT等。在众多的筛查手段中,最经济、最便捷、最高效的就是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机可连续24h记录患者心电信息并给予分析判断,相较于目前社区常规使用的数字心电图机,动态心电图机对冠心病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将动态心电图机用于基层和社区医院,用于冠心病的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将有利于对冠心病人群进行早期干预,减少病死率。
强化全科医生队伍和能力建设,提升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早筛早诊技术。扩大全科医生规培规模,适当增加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相衔接的全科生源名额,推动社区医生至上级医院进修或专科培训,以强化其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筛查和诊疗水平,提高防控意识。
扩大社区针对心脑血管等慢性病的药品目录,增加相关的常用药、预防用药等。同时,要关注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加强药品监督,确保用药安全有效,为居民提供更加全面、便利、经济有效的治疗选择。
2.以基层医疗机构为核心力量,促进大众教育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为核心力量的健康教育,增强大众对心脑血管疾病可防可控的认识。调动群众积极性,从调整生活方式开始干预心脑血管疾病。以健康饮食、身体运动、肥胖、吸烟、睡眠和心理为干预对象,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广泛普及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对健康的危害,并以对“三高”的筛查及控制率为目标,做好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工作,从而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3.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减轻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压力
商业保险具有机制灵活、资源整合迅速、能够快速使用创新技术等优势。政府应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优势和作用,积极发展多样化健康保险服务,鼓励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开发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等各类相关慢性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开展相关保险经办服务。另外,还应推动商业保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医疗大数据等资源的对接整合,搭建医疗和保险共享数据桥梁,建立互利互通的交叉关系。通过大数据技术的采集、分析功能,获得社区与医疗系统数据的"第一手资料",助力商业保险积累更细更广的医疗数据,加强客群分层与管理、风险识别与管理等方面的核心能力,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充分发挥其对居民冠心病管理的支撑作用。
(责任编辑:谭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