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带来了什么?
- 发布时间:2015-12-09 13:02: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王斌
作者从食品产业发展的角度,分析了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食品安全法》对食品产业未来发展产生的影响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对食品产业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2015年10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新法)正式实施,这是自2009年《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的首次重大修订,新法体现了中央对食品安全的四个“最严”要求: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追责。新法颁布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新法究竟“严”在何处?将对我国食品行业带来哪些影响?备受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能否得到改善?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新法“严”在何处
生产标准更高。一是提高了准入门槛。对食品包装材料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对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实行注册、备案管理。二是强化了全产业链的安全。明确提出国家建立食品全程追溯制度,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食品追溯体系。三是提高了安全标准。对有证据证明食品存在安全隐患但食品安全标准未作相应规定的,相关部门可规定食品中有害物质的临时限量值和临时检验方法。四是加强了特殊食品的质量安全管理。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不得使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乳粉,不得以委托、贴牌、分装方式生产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应当按照良好生产规范的要求建立与所生产保健食品相适应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
销售监管更细。一是严控网络食品安全。明确网络交易平台需对入网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许可证审查,如果网购食品出现问题,网络交易平台与食品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二是强化销售产品可追溯。要求企业对原料采购、加工生产、运输销售、产品召回等环节实施可追溯管理。三是加强了对产品用途、标签等的管理。对保健食品的功效用途、广告内容等进行了详细规定,明确保健食品标签要写明成分含量,且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应当具有科学依据。
违法惩罚更严。一是刑事责任追究优先,对于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首先监管部门要进行责任判断,如构成犯罪,应直接移交公安部门进行立案侦查。二是提高行政罚款金额,对于违法生产行为,由最低罚款两千元提高到五万元,最高罚款可达五十万元或货值的三十倍。三是严惩多次违法行为,食品生产企业一年内累计三次警告、罚款或行政处罚,将被责令停产停业,甚至吊销许可证。四是资格处罚力度加大,吊销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五年内不得申请生产经营许可以及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新法对食品行业的影响
将提高企业成本。一是管理成本上升。企业内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产品注册和备案管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自查、食品安全从业人员的培训等制度的建立势必提升企业管理费用。二是生产成本上升。企业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以及相关的技术改造、设备购置等信息化投入需要耗费较高的成本。三是销售成本提升。功能性保健食品的流通需要申请取得广告批准许可。此外,国家鼓励的食品安全责任险也将无形中增加企业成本。
将倒逼行业整合。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短缺,相关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全产业链的追溯体系难以达到新法要求,部分中小食品企业面临淘汰和整合。另一方面,产品配方实行注册管理后,有助于政府部门通过许可手段将行业品牌控制在有限的数量,抑制同质化竞争。例如,按照新法要求,所有婴幼儿配方乳粉品牌将进行重新审核,目前多品牌同配方的现象比比皆是,重新审核后很多品牌(企业)将随之消失。
将推动创新与高标准发展。对于标准未规定但有安全隐患的有害物质可规定临时限量和临时检验方法,提高了企业质量安全标准,迫使企业进行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监测。而“禁止分装方式生产”将对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保健品等产品的进口带来极大的冲击,迫使国内企业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鼓励原创品牌和产品。
将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一方面,通过对入网企业进行实名登记和许可证的审查,以及执行电商与企业连带责任的管理办法,将迫使电商行业规范网络平台的管理,提高入网企业的门槛,那些无证经营的小商小贩将被清理,网购食品的质量得到切实提高,营造出更加规范和有序的网络购物环境。另一方面,对于举报食品违法的行为,将采取保护措施,这不但保护了消费品的权益,同时提高了消费者在消费和维权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新法对于食品添加剂的许可管理、食品包装物的管理、产品标识标签的管理以及剧毒、高毒农药等的管理有助于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和透明度,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
食品行业发展机遇和挑战
加速产业链的整合。一方面企业可通过并购、重组、联合等方式延伸产业链条,特别是加强对原料基地和流通环节的整合;另一方面企业可通过产业链的上下游整合实现规模化的经营,通过规模化的生产经营实现产品生产标准化,管理人员专业化,安全检测制度化,从而保证食品从原料到终端的质量控制,切实落实新法要求的全产业链安全控制要求,同时也有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
优化品种结构。对于此次调整影响较大的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相关企业需积极调整思路,优化产品结构,加大新产品、新配方的研发和投入。针对我国食品消费结构的升级以及不断增加的老年人和儿童群体需求,大力开发功能型、保健型、营养强化型的中高端成人及儿童乳粉,适度发展利润率较高的低温液态奶、特色酸奶等。
提升产品质量。一方面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加快企业两化融合建设,逐步实现对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关键信息的采集、管理和监控,提高企业各个环节的管理效率和效能,实现产品开发、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过程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加快推进食品质量追溯和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实施标准化战略,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开展国际质量标准体系的认证,积极推行国际公认的食品安全危害预防性体系(HACCP),提高产品的档次和层次。
作者简介:
代晓霞,工信部赛迪智库消费品工业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咨询师,主要从事消费品工业领域市场分析、政策研究、产业规划以及国内外消费品工业领域战略发展及标准研究等。
主持或参与了多项重大课题,包括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轻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纲要》、《食品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三五”我国食品工业两化融合与新业态发展研究》、《我国纺织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研究》、《医药行业兼并重组的政策研究》、《婴幼儿配方乳粉兼并重组政策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