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的意义,从光棍节到购物节
- 发布时间:2015-11-11 08:30:45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张少雷
短短的几年时间,双11已经成为电商一年一度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而“剁手党”们也在这一天摩拳擦掌备战“双11”,双11从人造节日,迅速成为了消费文化中的一场盛宴,不得不让人感叹互联网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今天,让我们一起聊聊——
双11 ,消费狂欢那些事
2009年以前,双11仅仅是个普通的日子。因为数字上由四个1组成,让人容易联想到“光棍”,网络上段子再酝酿发酵,于是迅速传播开来,尤其在年轻人中深入人心。既然是“光棍”,就渴望谋划着“脱单”,所以“光棍节”这一天也是介绍相亲的好日子,见面方式也比较奇特,一人手中拿着一只筷子作为见面的“暗号”。
2009年的淘宝商城,也就是现在的天猫尝试做一个网上促销的活动。因为11月正好在传统零售业十一黄金周和圣诞、元旦打折季的之间,也是天气变化人们添置冬装的时候,所以当时的广告文案也大多数把“单身”和买件冬衣温暖自己联系起来,没想到一下就火了,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营销创举。从2009年销售额单日0.5亿元销售额,到2010年的9.36亿元,到2011年33.6亿元,双11实现了直线上升,到2012年实现了191亿元的规模。2014年,阿里系11月11日单日实现销售额591亿元。
爱恨交织的双11,是优惠还是败家
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都是被商家培养起来的,这一点在网络购物中尤其明显。平时如满额包邮、满额减、满额赠券等等,都是在诱导消费者消费,不知不觉钱包就空了,“剁手党”这个词也是网络购物的衍生文化。双11现在是每年电商最重要的购物节,围绕着双11的各种促销方式从11月初就开始狂轰滥炸。免费领红包、优惠券或者直接满额减,也有预付款到时双倍抵价格,此外还制定了各种秒杀、抢购攻略,总之眼花缭乱令人目盲,但是它们给人的只有一个感觉:此处有大便宜,赶紧买买买。
经历了几届双十一的消费者,也不是随便能糊弄的,比如频繁而复杂的价格战带来的不信任感,部分商品先提价后打折,最后到手也并没有多便宜,或者全场商品打折,但一些销量好的商品显示缺货,参加活动的有些是商家为了去库存化而销售的过时过季商品。双11期间的快递变“慢递”,对有急需商品需求的消费者来说,反而不便利了。最重要的是,确实很多人在价格优惠的错觉下屯了很多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谁是双11的赢家
随便打开淘宝、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的网页,几乎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类商品都有自己的虚拟商品馆,服饰鞋包、护肤彩妆是最重要的战场,电子产品、白色小家电也紧随其后,而随着市场的进一步细化和分类,有些商品开始站上双11的舞台,比如这几年方兴未艾的生鲜农产品。
淘宝上的“汇吃”以休闲零食为主,“淘花源良心农产”以一些粗加工的农产品,如大米、水果、大闸蟹、蜂蜜、咸鸭蛋等,天猫上的“瞄生鲜”以高档进口肉类和水果为主。在传统零售业中,生鲜农产品一般促销力度不大,因为不方便储存,大量生鲜电商主要是赚吆喝的发展,而且吆喝的很有趣,有的开始讲农人与食材之间的故事,有的卖产品更卖服务,新农哥、乡土乡亲、本来生活、沱沱工社等品牌,都可以在双11一争高下。
电商平台肯定是赢家,而小商家在双11,主要是把握机遇,让自己的品牌有更多的机会出现在消费者的视界中。
消费文化的狂欢
去年,某门户网站调查,有7成网友参与了双11的抢购活动,其中4成觉得自己享受到了优惠,三成网友觉得并没有多实惠,而三成网友表示算不清楚自己是不是捡了便宜。这就是电商的精明之处啊,不能让你算清楚这折扣、返券和你实际花费的现金之间的账目。
网络购物节,当然是在网上开枝散叶,凶猛的段子怎么会放过这一年一度最盛大的吐槽点呢?既然电商有抢购攻略,我们也有“防败家老婆指南”,有技术含量的是黑掉老婆账户,有人情味的是其他手段转移对购物的注意力,简单粗暴的是断网、断电,总之你们淘宝消费,网友们消费淘宝。
其实大多数双11购物者并不会太过盲目消费,在这样一个购物节中感受抢购的氛围,同时在买到自己喜欢的商品时间快感加倍。在双11的这一天,来一场消费文化的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