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介绍:党的十九大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人民银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完善金融服务,防控金融风险,努力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自即日起,人民银行在官方网站、政务微信公众号及中国网财经开设“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专栏,将推出系列文章,介绍人民银行的履职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思路,欢迎关注!
党的十九大以来,人民银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中国国情,紧扣时代脉搏,全面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不断提升专业性。政治性解决“举什么旗、走什么路”问题,决定金融工作的政治方向和发展导向;人民性解决“为了谁、依靠谁”问题,决定金融工作的基本立场和根本宗旨;专业性解决“能干事、干成事”问题,决定金融工作成效和金融服务质量。人民银行将继续践行政治性、人民性,提升专业性,持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一、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
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最核心的是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本质特征。金融事关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只有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才能彰显政治性、确保人民性、提升专业性,才能解决金融运行突出矛盾,才能真正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人民银行不折不扣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效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服务保障国务院金融委发挥前线指挥部作用,履行金融委办公室职责,协调推进金融改革发展和稳定各项工作,形成金融一盘棋,使党的领导不仅体现在对金融工作把关定向上,而且落实在金融重要政策和事项上,确保了金融工作正确的发展方向,确保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部署落地见效,成为党执政兴国的坚强支柱。
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要以改革开放作为金融发展根本动力。改革开放是我国金融业由大到强的根本途径。近年来,人民银行立足国情,以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为目标,坚定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健全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我国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走在世界前列,人民币资产和金融市场吸引力显著提升,金融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充分证明金融改革开放完全正确,效果也十分明显。
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要将防控风险作为金融永恒主题。金融是经营管理风险的行业,自带风险基因,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永远在路上。近年来,人民银行从政治安全的高度认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极端重要性,按照党中央确立的“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方针,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坚持稳中求进,积极稳妥处置金融风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
二、坚守金融工作的人民性
坚守金融工作的人民性,最本质的是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金融事业起于为人民服务,兴于为人民服务,必须充分体现人民性,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金融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办金融,始于建立革命根据地,目的是保持币值稳定,消除老百姓受高利贷盘剥,这一初心一以贯之保持。近年来,人民银行始终坚持金融为民,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管好货币总闸门,维护币值稳定,守护好老百姓钱袋子;依法依规处置金融风险,保护债权人和储户合法权益;做好支付、征信、存款保险、金融消费者保护等工作,提升金融体系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大力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以高质量金融服务促进共同富裕,助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守金融工作的人民性,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目标。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必须回归本源,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在首要位置,主动为实体经济“输血”“造血”,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共生共荣的良性循环。近年来,人民银行不断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总量上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价格上降低融资成本,结构上突出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实现了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稳、国际收支稳。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出台一系列稳市场主体、稳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先后发布实施强化金融支持防控疫情30条措施、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恢复发展23条举措,创设结构性再贷款工具精准滴灌,截至2022年6月末,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约5.4万亿元。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2019年LPR改革以来,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累计下行0.60个和0.55个百分点,带动企业贷款利率降至有统计以来最低值。2022年上缴央行结存利润1.1万亿元,增加财政可用财力用于留抵退税和增加向地方政府转移支付,直接支持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
坚守金融工作的人民性,要构建全覆盖无死角的金融监管体系。金融监管是金融风险外部防线,一些金融风险问题往往与监管制度短板和监管执法不严有因果关系。近年来,人民银行、金融监管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坚守“监管姓监”,不断提升监管能力,持续健全机构监管、市场监管、公司治理、监管评级,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破除金融业自我循环、脱实向虚,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最大程度减少金融风险带给人民群众的损失。
三、提升金融工作的专业性
提升金融工作的专业性,最基本的是建立一支“忠专实”的金融队伍。办好金融的事,关键靠干部、靠人才。金融专业性强,复杂程度高,溢出效应大,决定了金融从业人员必须政治可靠、业务精通、作风扎实,恪守诚信精神,遵循职业操守,始终稳健审慎,严格规范经营。近年来,人民银行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按照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强、作风过硬、清正廉洁的标准,切实增强干部队伍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加强关键人、关键岗位、关键环节管理,确保了各项工作的专业水准。
提升金融工作的专业性,要推动金融运行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金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金融体系效率和竞争力,需要严格依法办事,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充分借鉴和吸取国际金融有益实践和危机教训,趋利避害,为我所用。人民银行始终遵循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更好激励和引导金融机构行为。在法治化框架下开展金融管理和服务,依法行政,依法保护产权,弘扬契约精神,维护市场秩序。
四、做好重点领域工作,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以政治性为引领,以人民性为立场,以专业性为保障,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不是抽象的,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人民银行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党的领导为引领,提高政治站位,坚守人民立场,增强专业能力,围绕“党中央关心什么,人民群众期待什么”开展工作,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和长治久安,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一是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总量上,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强信贷增长稳定性。价格上,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传导效应,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降低市场主体的融资成本。结构上,发挥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继续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突出金融支持重点领域。
二是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引导大型金融机构发挥稳住经济大盘的带头和支柱作用,鼓励增加信贷投放,完善小微、“三农”等薄弱环节金融服务,满足稳企纾困、创业就业、乡村振兴等金融需求。强化经济转型升级金融支持,引导更多资金投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专精特新”企业、绿色低碳行业。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支持工具,支持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保障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三是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区域、行业、企业风险向金融体系传递。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持底线思维,“地毯式”排查金融风险,加强重点风险监测,不断完善应对预案,加快不良资产处置,支持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有序处置重点领域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严密防范外部风险冲击,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
四是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会同金融监管部门坚守监管主责主业,进一步提升监管有效性。把好金融机构准入关,加强股东穿透式监管,完善公司治理,严控不当关联交易,防止大股东操纵和内部人控制。将各类金融活动依法全部纳入监管,加强非法金融活动认定和处置。弥补监管空白,强化监管执法,提高监管执行力。加快监管科技建设,推动数据标准统一和监管共享。
五是强化金融法治保障。推动构建权责一致的风险处置机制,落实金融机构及股东、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政府等各方的风险处置责任。推动加快出台金融稳定法,健全金融稳定保障基金。推动加快修订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重要基础性法律,建立中央银行独立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实现资产负债表的健康可持续,确保国家宏观调控目标和金融稳定的实现。
六是健全金融供给体系。我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优化中小金融机构结构和布局,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数字金融、养老金融,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深化金融市场改革,持续优化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与治理,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提升我国金融市场的投资便利性,提高我国金融机构全球竞争力。
(作者:金融委办公室秘书局)
(责任编辑:畅帅帅)